王維·使①至塞上
單車②欲問邊③,屬國④過居延⑤。
征蓬⑥出漢塞,歸雁⑦入胡天。
大漠⑧孤煙⑨直,長河⑩落日圓。
蕭關⑾逢候騎⑿,都護⒀在燕然⒁。
【注釋】
①使:出使。
②單車:一輛車,這里形容這次出使時隨從不多。
③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④屬國: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為典屬國,這里詩人用來指自己的身份。
⑤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北境。此處是虛寫,意指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⑥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⑦歸雁:因季節是春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也是詩人自喻。
⑧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
⑨孤煙: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狼煙或平安火。二云塞外的旋風,“裊煙沙而直上”。
⑩長河:黃河。
⑾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南。
⑿候騎: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⒀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
⒁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此兩句意謂在途中遇到通信兵,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
賞析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大逸戰勝吐蕃,唐玄宗曾命王維以鑒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詩中記述這次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
這一年,器重王維的丞相張九齡被貶荊州,王維也被排擠出京。帶著一種失意的情緒出使邊關,詩人的心境可想而知。這種情緒從“單車”二字可以一窺。而后面的“征蓬”更是詩人自況,又用“歸雁”來進行反襯,抒發心中的飄零之感。走出漢塞,一幅雄奇的景象展現眼前,黃沙漫漫,無邊無際,昂首而視,萬里無云。而在碧天黃沙之間,有一縷狼煙在直直地升騰。這道白煙,一下令整個畫面活了起來。而在茫茫的黃沙之中,詩人看到了蜿蜒的黃河,還有圓圓的落日,仿佛日月就出沒于長河之中,平添了大河的雄偉氣勢?!按竽聼熤保L河落日圓”,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堪稱千古絕唱。
出行多日,遇到路上的通信兵,才知道都護還遠在前線。看來,前面的路還很漫長,這不就是詩人的人生路嗎?
上一篇:古詩《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