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淵明誰送酒? 殘菊繞墻飛。
---余 靖
此詩大約是詩人晚年所作,有陶潛、王維田園詩的遺韻,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帶孤獨惆悵之情。
一開頭,詩人就把人們帶進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圖畫里。“野館蕭條晚”一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詩人所處的環境。而“蕭條”兩字,不僅渲染了田園的冷落,更表現了詩人此時的情懷。詩人憑軒遠眺,攝入眼底的是“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的景象。“老”、“歸”、“藏”、“帶”四字,不知融入了詩人多少的情感!緊接著的“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兩句,把景物描寫得更活了。“穿”、“肥”兩字,十分鮮明、生動。詩人越是把美賦予自然景物,就越能反襯出他自己黯然神傷的心情。至此,他直抒胸臆了:“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真有雷霆萬鈞之力。陶淵明隱居田園,貧無酒錢,尚有親朋好友送酒上門,如今,詩人在此寂寞、凄清的山館,又有誰來噓寒問暖呢?只有繞墻的殘菊陪伴著自己。詩至此戛然而止,凄涼之意,溢于言外。
綜觀全詩,詩人采用了由近及遠,從景到情的寫法。先寫“山館”的蕭條,再作自然景物的刻畫,最后則一瀉情懷。過渡自然,渾然一體。情思借助于自然景物來表達,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上一篇:梅堯臣《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古詩鑒賞
下一篇:晏 殊《示張寺丞王校勘》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