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①知不是雪,為有暗香②來。
【注釋】
①遙:遠遠的。
②暗香:語出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詩中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佳句。
賞析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臨川區(qū))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中進士第,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州知縣(今浙江寧波)、舒州通判(今安徽潛山)、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詔知江寧府,后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次年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推行新法。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shù)年P系。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罷相后,隱居,病故于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大弟王安國,二弟王安禮,其子王雱均為棟梁之材,并稱“臨川三王”。
這是一首詠梅詩,詩人通過對梅花高潔品性的贊賞,來展現(xiàn)其偉大的人格魅力。你看它雖身處墻角但毫不自卑,迎著嚴寒,獨自開放,潔白如雪,可是詩人卻能判斷出它不是雪,因為它散發(fā)著幽幽的清香。短短二十字,把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展現(xiàn)出來。詩人以雪喻梅,將梅花冰清玉潔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可是它畢竟有別于雪,它暗暗地送來清香,毫無張揚,絕不邀功。這幾枝堅韌、倔強、剛強、高潔的梅花不就是詩人自身的寫照嗎?詩人在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銳意改革,阻力之大,陣營之孤,可以想見。現(xiàn)在保守勢力上臺,詩人被排擠到幽僻的江寧,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毫無二致。自古詠梅者繁多,唐張謂踏雪尋梅,疑花為雪(“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而詩人是先疑為雪,后則知花非雪。他們相較晚唐許渾直接形容梅花似雪(“素艷雪凝樹”)來得更有韻味。這首詩語言質樸,淺顯易懂,毫無雕琢之痕,卻有深遠之意。正如詩人在《題張司業(yè)》詩中所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也是宋詩有別于唐詩的地方。
上一篇:古詩《王夫之·雜詩》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昌齡·從軍行·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