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關山月①
明月出天山②,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③。
漢下白登道④,胡⑤窺青海灣。
由來⑥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⑦望邊色,思歸多苦顏⑧。
高樓⑨當此夜,嘆息未應閑⑩。
【注釋】
①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樂府古題要解》:“‘關山月’,傷離別也。”
②天山:甘肅祁連山。因漢時匈奴稱“天”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
③玉門關: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
④下:出兵。白登道:指漢高祖與匈奴交戰,在白登山被困事。
⑤胡:指吐蕃。
⑥由來:從來。
⑦戍客:駐守邊塞的士兵。
⑧苦顏:愁苦的容顏。
⑨高樓:指高樓中的思婦。
⑩未應閑:該是不會停止。
賞析
詩人開句就以明月、天山、元海構成一幅萬里邊塞圖。緊接著又用長風、玉門關將構圖烘托得更加遼闊和氣勢磅礴。
在這遼闊的邊塞背景下,詩人再迭印出征戰的景象。這種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出征的戰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
而出現在這幅邊塞圖里的人物:西邊是邊塞的戰士眉頭緊鎖,思念家鄉;東邊是家鄉的親人一臉愁苦,徹夜的嘆息。正所謂天涯共此時,凄涼兩相知。這里詩人并沒有對戰爭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但看到一代代人為之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似乎又在告訴我們什么。一下子就讓讀者也跟著詩人陷入沉思。
這首詩從結構上來講,描寫的對象由邊塞過渡到戰爭,由戰爭再過渡到征戍者,銜接自然,意境交融。
上一篇:古詩《李商隱·菊》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白·塞下曲·其一(五月天山雪)》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