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敦煌曲子詞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 (更闌: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闌,盡。更闌即夜將盡。) 照見負心人。
【賞析】
詩人總是會說月光如水,這針對的是月光的柔美;詩人又往往講月光如霜,那指的是月光的皎潔,總之都是一種柔媚的感覺,是屬于文人墨客的情趣。底層的比喻就直來直去地用一團銀來形容,也是說月光的皎潔,但似乎缺少了點韻致,而且亮度又似乎太高了一些。其實并不能用文人的眼光來衡量底層,銀子在唐代并不是常見之物,底層民眾更加難以獲得。這首詞實際上在拿自己最渴望的東西來比喻月光,于是這輪明月就承載著無盡的希望,希望它能夠照亮負心人的心,使他可以回心轉意。
但希望總是會伴隨著失望,就算風將遮月的云朵吹開,但長夜將近的時候意味著明月即將西沉,又能照在負心人身上多少時間呢?更何況疾風漸緊,天氣馬上就要變化了,負心人應該是不會浪子回頭了。再說回來,就算月光照在了負心人身上又能怎樣呢?負心的始終是冷漠絕情的,放不下這段情感的始終是自己,痛苦受傷的也只能是自己,要不是心中還眷戀著負心的他,月光把他照亮又是給誰看的呢?怨意因癡情而生,癡情又因怨意而濃,這種癡情在外人看來殊不可解,深陷其間的主人公卻也不知情從何起。
上一篇:孫光憲《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