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要清閑
拾得[1]
出家要清閑,清閑即為貴,
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里?
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
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
可憐無事人,未能笑得爾。
《禪家寒山詩注》頁六三三
【白話新唱】
出家的目的就是要過清閑的生活
生活能清閑,這就是最珍貴的了
為什么許多出了家的人
應該是紅塵以外的人,卻還一頭鉆進紅塵中呢?
世俗的人一向迷失了自己的真心
日復一日做名利的奴隸
萬一名成利就,容貌也憔悴了
更何況名不成利不就的人比比皆是
白白耗廢了寶貴生命中的精華歲月
唉!青春已去了!
忙碌于榮華富貴的出家人
你們真是最好笑的人
【分析與鑒賞】
美國有一家報社,曾經突發奇想,派記者到街上,把路人攔了下來,然后,從口袋掏出皺巴巴的美金二十元的鈔票(依照目前的物價水平,大約可以勉強到餐廳享用一頓吃到飽的自助餐),神秘兮兮地詢問路人:“你愿不愿意把靈魂賣給魔鬼,以二十元的價錢?”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人,毫不考慮就簽了字,先把美金二十元放進口袋最重要!
有的人說:“二十元擺在眼前,唾手可得,為什么不拿?”
也有人說:“這只是一個玩笑而已,哪有什么魔鬼的靈魂合約?”
而那些拒絕簽字的人,有人表示:“雖然這只是個玩笑,可是,萬一它是真的呢?”
也有人表示:“靈魂是無價的,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我不知道,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樣?
拾得的這首《出家要清閑》詩,指出出家人以清閑為貴,不可像世俗人一樣汲汲于名利,過著忙碌的生活,這樣與世俗人有什么兩樣?出了家卻又入了另一個家,仍然在名韁利鎖之中。
出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乃是丈夫豪杰之事,非比等閑。
如果,人雖然出家了,心卻沒有出家,會使我聯想到那些在合約上簽字,把靈魂賣給魔鬼的人。也許你會說,那不過是個玩笑。但是,我相信,一個在修行路上認真的人,不會拿靈魂來開玩笑。
是的,出家是與佛陀有約,你允諾要追隨佛陀走過的足跡,體驗佛陀的內心體驗,與佛陀同一個鼻孔呼吸……這個約定,神圣、莊嚴,正是出家人令人尊敬的真正原因。
或許有人對這首詩的思想不盡贊同,認為這種思想有小乘佛教的獨修、隱遁的風格,固然有好的一面,卻也少了大乘菩薩那種積極救世的熱情,不可以用它來抹黑熱心參與社會活動的出家人。
這個見地高明,一點兒也沒錯。
所以,我們還要更深入地說,菩薩雖然在行動上積極救世,他的內心仍然是清閑輕松;菩薩雖然身戴瓔珞珠寶,他的內心仍然不為名利動搖。
讓我們再提升到更高的觀點,出家人畢竟只是全人類的一小部分人,我們同樣關心那些大部分不出家的人,是否也能擁有一顆出家的心?
當你忙碌之時,要有一顆屬于出家人的清閑的心;當你清閑之時,更應該有清閑的心情。
心的出家,比身體的出家,更珍貴。
心的清閑,比身體的清閑,更美妙。
[1]拾得: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姓氏籍貫不詳,其行徑怪誕,與寒山子契合,相傳為普賢菩薩化身。
上一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