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1],麻苧衣衫鬢發焦[2]。
桑柘廢來猶納稅[3],田園荒后尚征苗[4]。
時挑野菜和根煮[5],旋斫生柴帶葉燒[6]。
任是深山更深處[7],也應無計避征徭[8]。
[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他的詩多寫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淺近通俗。
[題解]
山中寡婦孤苦伶仃,生活貧窮,卻還要交納繁重的稅收,想逃也逃不脫,封建統治階級的剝削是多么地殘酷無情啊!
[注釋]
[1]蓬茅:指茅草屋。
[2]麻苧:即苧麻,可以制麻布的一種植物。鬢發焦:頭發枯黃。
[3]柘:落葉喬木,葉可養蠶。廢:指種桑柘的田地已經荒廢。納稅:這里指交納絲稅。
[4]征苗:在糧食作物成熟前就征收青苗稅。
[5]時:經常。
[6]旋:臨時。斫:砍。
[7]任是:即使。
[8]無計:沒辦法。征徭:指賦稅和勞役。
上一篇:千家詩《李 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百二十五》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