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征人語(十三首其五)
青磷點點欲黃昏,折鐵難消戰血痕。
犀甲玉桴看繡澀,九歌原自近招魂。
【注釋】
青磷:磷火,人和動物的尸體腐爛分解出磷化氫,并自動燃燒,俗稱鬼火。犀甲:犀牛皮制成的貴重鎧甲。玉桴:對鼓槌的美稱。犀甲和玉桴均來自屈原作品《九歌》中的《國殤》篇,《國殤》本為祭祀為國捐軀的戰斗英雄的樂歌。《九歌》:屈原創作的楚辭作品。《招魂》:一般也認為是屈原的作品,招魂即召喚亡魂歸國,亦用以表達愛國情懷。
【評析】
此詩應為清廷平叛三藩時的作品。性德為慘死的士卒感到痛心,該詩可視作是為犧牲戰士譜寫的招魂曲:詩人選擇磷火、黃昏、折鐵、犀甲、血痕等特殊意象,寥寥數句便將一場剛剛經歷過的殊死惡戰展現于讀者眼前,繼而以悲痛的語調謳歌死難將士,并衷心贊美戰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該詩多處用典:“青磷”源于賀鑄的“磷火走兵血”(《故鄴》),暗指陣亡人數之多;“折鐵”源于杜牧的“折戟沉沙鐵未銷”(《赤壁》),指戰事已久,劍氣依然逼人,頌揚士兵作戰的勇武;末二句則整體化用屈原《九歌·國殤》之典“操吳戈兮被犀甲”、“援玉桴兮擊鳴鼓”,既是對士兵在戰場上勇猛的追憶,又是對死亡將士靈魂的禮贊。性德并無從軍經歷,亦未能親臨前線目睹戰場之嚴酷,但是他能汲取前代戰爭詩之精華,通過記錄“征人”歸來后對戰爭的描述,并融合自己對戰爭的真實感受,讀來亦覺沉痛。
上一篇:胡釘鉸《觀江際小兒垂釣》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顏丙《貧家無所有》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