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見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全唐詩》卷一二八
【白話新唱】
寂靜的山中見不到半個人
卻隱隱約約聽到有人講話的聲音
在幽深的森林里反照的日光
空空寂寂地又照在青苔上
【分析與鑒賞】
在國中的時候,這首詩出現在國文課本上,屬于山水田園詩。如今,從禪的心情重看這首詩,卻又覺得它禪味十足。
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唐詩三百首》中,邱燮友先生分析說:“這是一首寫景的詩,描寫鹿柴幽靜的景象。鹿柴,為王維隱居輞川山莊中附近的一景。全詩寫幽靜,前兩句用動態烘托靜景,后兩句用日光襯托寧靜的幽境。王維的詩,特別是他的絕句,最能表現他那種明朗、清新和自然的格調,所以明李日華批評他的詩,具有‘明心寒水骨,妙語出天香’的特色。”
在這里,我想補充一點,“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正是一個禪味十足的意象。就好像,佛性是看不見、聽不到,此乃“空山不見人”;可是我們又可以從人們的一舉一動、大地山河日月星辰的默默運行,窺見佛性的秘密作用,此乃“但聞人語響”。
以王維的佛法造詣,應該是有這樣的蘊涵。即使原先沒有,也無妨,讓我們來個創造性的詮釋吧!于是,岑參的名句,也令我產生了禪式的聯想(并非他的原意):“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本詩原題名《鹿柴》。
上一篇:憨山德清《示六一居士》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潘良貴《自己貓兒已走失》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