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①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②,無花無酒鋤作田。
【注釋】
《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是一首自況、自譴兼以警世之作。桃花塢在蘇州市城北,唐寅曾在此購置院落,名桃花庵,并自稱“桃花庵主”。
①還(huán):再。
②五陵豪杰墓:代指曾經青史留名的英雄豪杰的陵墓。五陵,漢代長安城外五個漢代皇帝陵墓,分別是高祖的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
【大意】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時就在花間靜坐,酒醉了就在花下睡覺,半醒半醉中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間一年又一年。
只愿老死桃花美酒間,不愿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喜好,杯酒桃花是貧賤者的幸事。
如果將他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對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得到了想要的縱意馳騁,我卻得到了中意的閑情逸致。
別人笑話我很瘋癲,我卻笑他們看不穿世事,君不見,縱然是輝煌一時的豪杰之士,如今也多墓冢不存,他們的舊墳塋只能被當作田地來耕種,更不必說美酒桃花了。
【賞析】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并非客觀世界不同,而是心中所求不同。一首詩中,唐寅為我們描繪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生活在這兩個世界中的人都自得其樂,愜意而滿足。
這是一個花的世界,桃樹遍地,桃花漫天,這里是桃花庵,桃花塢里的桃花庵,桃花仙人的桃花庵。究竟是先有桃花庵后有桃花,還是因為桃花多而有了桃花庵,無人知曉,就連桃花仙人對此也不關心,他正忙著摘桃花換錢買酒呢!如此大好美景,有花無酒怎么像話呢?
尤其對桃花仙人來說,更是如此。既為仙人,自然與眾不同,便如花開花落是一年一般,桃花仙人一醉一醒之間,一天也就過去了。無論清醒還是醉著,花都是缺少不了的元素,也只有在花下,他才能如此滿足。唯有如此,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遠離世俗的紛爭,煙花柳巷、醉生夢死,他曾經風流不羈;年少得志、遐邇聞名,他才思無雙;功名被格、仕途無望,造就了他的放浪形骸。這紛擾的俗世有太多的痛苦和歡樂,若非在這桃花與酒的世界里,又如何能看透那些過眼的云煙。
有人能看透,就有人看不透,看透的人愿意在花和酒之間逍遙,看不透的人更向往駿馬奔馳的快活。這又是另一個世界,一個物質的世界,一個金光閃閃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們有寶馬雕車,能夠肆意馳騁,他們寧愿為了這些卑躬屈膝。身體上的愉悅和享受的代價是精神上的緊張,雖然如此,也是他們的志趣和選擇。
在物質的世界中,人們熱衷的是策馬奔馳;在桃花的世界里,唐寅更喜歡那份自得的悠閑。其實無所謂看透與看不透,那也不過是別人所說罷了。只要能夠自取其樂、自得其樂,又何樂而不為呢?
【拓展】
唐寅曾作《把酒對月歌》,在贊美和向往李白之灑脫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淡然心態。全詩如下: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上一篇:《望海潮·梅英疏淡》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武陵春·春晚》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