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六一居士
憨山德清[1]
世事忽如夢,人情空若云,
誰知塵世里,心靜即離群。
《憨山大師夢游全集》卷三十七,
卍續藏第一二七冊頁七四九上
【白話新唱】
世事飄忽無常宛如一場夢
人情聚散離合猶如天上云
有誰知道這個大秘密……
在塵世里
心里清靜就是遠離人群
【分析與鑒賞】
陶淵明有一首《飲酒》詩很令人喜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的“心遠地自偏”與憨山德清的“心靜即離群”,實有異曲同工之趣。
人雖在塵世里,只要心里無塵,自然不為紅塵所污染。禪宗的真精神,并非一定要隱逸山林,但能心隱逸,身體住哪里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六祖慧能曾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話很能代表禪宗的根本理趣。
只能住在城市,離了城市的舒服便利就不能生活的人,第四流人也。
只能住在林下水邊,一進城市就渾身不對勁的人,第三流人也。
第二流的人,小隱于山林,大隱于市,兩者皆宜。
第一流的人,人間不是我的家,卻也不妨,處處無家處處家……
[1]憨山德清(1546-162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十九歲時依云谷法會出家,無師自悟,不在禪宗傳承內,有《憨山大師夢游全集》五十五卷行世。
上一篇: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王維《空山不見人》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