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名士介子推不愿在朝為官,便隱居山林。后來晉國國君為了逼他出山做官而放火燒林,介子推被燒死在山中,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從每年清明節前兩天開始,三天不點火,只吃冷食,所以大家把這個節日叫寒食節。
這一年的寒食節到了,長安城到處飛揚著柳絮,滿京城一片翠綠,遍地是落花。老百姓們都遵守寒食節的規矩,沒有一家點燈生火,還有的人帶著冷食去郊游。詩人韓漫步在宮廷花園,欣賞著這春意盎然的景色。本應第四天才可以用火,可寒食節第二天傍晚,皇宮里就將火種賜給了那些皇親貴族。望著飄浮的裊裊青煙,韓很是郁悶,老百姓們都禁止點燈火,而王公貴族卻可以享受特權。他有感于此,便以非常委婉的手法寫下了這首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后來有人推薦韓做官,雖然當時還有一個與他同名的人,因唐德宗讀過韓的《寒食》,便批了那個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顯然是德宗誤以為這首詩是在歌頌他,因為統治者是不會重用一個諷刺挖苦自己的人的。
上一篇:皎然《寄法華寺簡靈澈上人》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尋隱者不遇》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