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清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
“朦朧詩”,自古有之。不過中國古代的“朦朧詩”與當代的“朦朧詩”是有明顯差異的。不僅在淵源上,前者是后者的濫觴,而且語詞的結構有鮮明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前者較后者可讀性強,而“朦朧”色彩卻比較淡。唐代司空曙的七絕《江村即事》正是這樣。
本詩的表層意思是敘寫一位釣者釣罷搖船歸來,初升的新月已落,對于疲累的釣者正好可以安眠。船呢,無需用繩“系”住,憑直覺和經驗推斷,大概江上無風,不怕被夜風刮走;退一步說,即使夜晚起風了,“縱然”被江風吹去,那船也只不過蕩漾在江邊長滿“蘆花”的淺水邊罷了,不須擔憂。不禁使人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情景。這意境是很美的,充滿著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本詩的朦朧性,表現在它的深層意蘊中。根據詩的內容可以推想:這里的“釣”者不是一位普通的漁民,顯然是一位隱者。而這位隱者,或不滿當時,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或因官場失意隱匿于此。這“江村”顯然是個偏僻恬靜的“世外桃源”,沒有政治風浪,沒有殘酷的斗爭。這小小的“江村”是多么的安謐啊!在此基礎上,本詩建構并渲泄了一種“自在人性”之美,而且似乎是一種永恒的古樸美。這正是作者賦予《江村即事》的具有一定消極因素的審美價值所在。
上一篇:葉維廉·江南水鄉(xiāng)
下一篇:柳宗元·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