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志獲 【本書體例】
【原文】:
剡者配姬以放賢(2),山崩水潰納小人(3),家伯罔主,異哉,震(4)。
【鑒賞】:
《擿雒謠》從內容看當作于殷末時。它既反映了殷末統治者的荒淫無度,寵信小人而疏放賢臣,以致眾臣叛離的社會現實,又反映了殷民的自然崇拜,將自然界的山水雷鳴也看做是自然神的意志顯現,進而將自然和人事聯結在一起的風俗信仰。據史載,殷末時,紂王終日沉緬于女色,縱欲無度,荒廢朝政;聽信結納佞臣,疏放賢良忠貞之士,終于導致了殷的滅亡。詩中對此作了直接的,義正辭嚴的揭露,具有很高的審美認識價值。山崩水潰、雷聲震震,這些顯示了自然威力的,在殷人看來是怪異的自然現象,被人們認為是天神震怒而昭示的一種警告。這里既有著先民的自然宗教,天意主宰人事的觀念反映,也反映了廣大民眾的思想感情,是文學中人民性的表現。全詩語言質樸,句式變化較大,顯示出古代歌謠的藝術特點。結束以“震”收尾,語調深沉有力,表達情感既強烈又引人遐想,有很強的審美感染力。
上一篇:《雄雉》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雝》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