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1],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解]
西林,指廬山北麓的乾明寺。這首詩是詩人游廬山時所作。千姿百態的廬山,從不同方位、不同高度和不同距離觀察,結果各不相同,由此悟出了“旁觀者清”的道理。
[注釋]
[1]廬山:又名匡山、匡廬,相傳殷周時有匡姓兄弟結廬隱居于此,因而得名。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1],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解]
西林,指廬山北麓的乾明寺。這首詩是詩人游廬山時所作。千姿百態的廬山,從不同方位、不同高度和不同距離觀察,結果各不相同,由此悟出了“旁觀者清”的道理。
[注釋]
[1]廬山:又名匡山、匡廬,相傳殷周時有匡姓兄弟結廬隱居于此,因而得名。
上一篇:千家詩《林 升·題臨安邸》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李清照·烏 江》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