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面具行走
——周曇《王莽》
王莽
周曇
權歸諸呂牝雞鳴,殷鑒昭然詎可輕?????????????????????????????。
新室不因崇外戚,水中安敢寄生營。
一個人如果面具戴得太久,當他有朝一日揭開面具,對鏡而視,便會發現,由于長年得不到陽光的照射,自己真實的面容早已變得衰朽不堪。
在西漢與東漢的中間地帶,夾藏著一個極易被人們忽視的王朝——新朝,之所以容易被人忽視,是因為這個王朝存在的時間實在太短,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執掌這個短命王朝的皇帝名叫王莽,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王莽可以說是唯一一位以儒家學者身份登上御座的皇帝,然而,這樣的身份并未給歷史留下太深的印痕,真正讓人們記住的,倒是王莽的另一種身份:一個戴著面具的篡國者。
在中國歷史上,王莽的這副面具戴得可謂空前絕后,因為這副面具他一戴就是近三十年。作為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王莽在外戚專權的西漢末年,應當算是一個異類。和一班“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漢書·王莽傳》)的堂兄弟們相比,少年喪父的王莽謹小慎微,絕無半點跋扈,他深知自己雖為外戚,但并沒有堅實的靠山可以倚仗,為了找到這樣一座靠山,他必須學會隱忍,學會偽飾。為了躋身顯赫,他對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恭順至極,當王鳳臥病在床,他竟能“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漢書·王莽傳》,下同),看到這位后生溫良恭儉,勤身博學,同時又能廣交俊杰,王鳳頗為賞識,臨終時,便將王莽向朝中推薦,做了黃門郎。假面,讓王莽邁出了走向政壇的第一步。
當然,黃門郎只是王莽走近權力的臺階,他深知,若想繼續接近權力的巔峰,面具不僅不能摘掉,還要將自己遮得更嚴,藏得更深。為此,他“宿衛謹敕”,“節操愈謙”,常以車馬衣裘“振施賓客”,將所得賞賜分給下屬,而自己卻非常節儉,每有旱災,他都吃素食,其妻更是“衣不曳地,布蔽膝”,猶若僮仆。王莽的這一系列矯飾,收獲的不僅是人心,還有步步高升的仕途,十幾年時間,他便由最初的黃門郎做到騎都尉,再由騎都尉做到光祿大夫,及至后來官至大司馬,一路可謂平步青云。
然而,大司馬這個位極人臣的官職對于王莽來說仍舊不是權力的終極,他的野心很大,他始終在精心地布著一個局,而這個局的最后一枚棋子王莽要將其落在御座之上。戴著假面行走的王莽不允許在他前行的路上出現任何一位“攪局者”,哪怕是骨肉至親。為此,當他的一個兒子殺死了家奴,他立刻逼其自殺;另一個兒子欲行讖緯之事暗中作亂,王莽發現后,不僅奏請殺之,而且連其有身孕的妻子都沒有放過。對于自己的這番“大義滅親”,王莽希望傳播的范圍越廣越好,他特為此寫書,宣揚治子之罪乃公而忘私,并令爪牙將此書發行全國,彼時,沽名釣譽早已成為王莽追逐權力的必要鋪墊,為了達到權力的頂峰,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很快,在朝野上下王莽將自己包裝成為“在世周公”的形象,“上書者前后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皆叩言。”要求加封王莽,而王莽一面“叩頭流血固辭”,一面還是欣然接受了位在諸侯王公之上的宰衡之職。
至此,王莽羽翼已成,即便當朝的漢平帝對這位聲譽震主的臣子頗有微詞,也徒喚奈何,最后只能自討一杯王莽親自調制的毒酒;平帝一死,王莽更視昔日尊崇備至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為無物,迫不及待地指使手下導演了一出“符命天授”的鬧劇,讓年僅兩歲的孺子嬰懵懂地將傳國玉璽禪讓給了自己。當王莽拉著孺子嬰的手平靜地完成權力交接時,這位將國號定為“新”的皇帝是這樣和“舊”朝告別的:“昔周公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盛命,不得如意!”在泣涕之聲中,王莽的假面是如此生動而新鮮,誰能想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篡位竟會只見淚光,不見血光。
終于到了摘下假面的時候,王莽興奮地露出他的真容,要痛快地享受久違了近三十年的日光浴。然而,王莽的真容在偽善中浸淫得實在太久了,感知陽光的神經早已壞死,面部肌肉也已經嚴重萎縮。如果說戴著面具行走的王莽尚能游刃有余地布局自己的篡位之路,一旦摘下面具,面對西漢留下的沉疴之軀,王莽就顯得力不從心無所適從了。在泛黃的故紙堆中,這位新朝皇帝開始為改制尋找“藥方”,當他終于興奮地開出改制的“藥方”,人們發現,所謂的改制,其實不過是將時間倒流七百年,重新復制起周禮。王莽將天下田更名為“王田”,將奴婢稱為“私屬”,并實行起井田圣制,而施行此舉的唯一理由竟是“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更糟的是,他用儒家學派所特有的繁文縟節,不厭其煩地改官名,改地名,將所有的“新名”一律復古到七百年前的“原名”;對幣制的改革這位新朝皇帝更是一塌糊涂,他一味慕古數次更改幣值,直接導致了盜鑄錢幣的泛濫和流通的混亂,以致“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內部已經千瘡百孔,王莽又依古制將本已安撫的匈奴單于更名為“降奴服于”,致使匈奴震怒,邊患再起。摘下面具的王莽,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副已經無法吸納進一絲陽光的衰朽面龐,這位西漢政權的掘墓者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系列復古改制會這么快就為自己掘出一座新的墳墓,當奔涌的巖漿噴薄而出,赤眉、綠林義軍殺進長安,兵不血刃篡位的王莽最終還是看到了沖天的烈焰和猩紅的血光。
史載,長安城破后,王莽的頭顱被義軍高懸城門達數日之久,進出城門的百姓對這顆日漸變黑的頭顱由最初的好奇一點點變得熟視無睹,事實上,人們早已淡忘,這顆朽爛的頭顱曾經有過一副華麗光鮮的假面。
上一篇:沈佺期《銅雀臺》詩詞大意賞析
下一篇:李賀《昆侖使者》詩詞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