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題鎮江多景樓,用坡仙韻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覽南州風物。落日金焦浮紺宇,鐵甕獨殘城壁。云擁潮來,水隨天去,幾點沙鷗雪。消磨不盡,古今天寶人杰。
遙望石冢巉然,參軍此葬,萬劫誰能發?桑梓龍荒驚嘆后,幾度生靈埋滅。往事休論,酒杯才近,照見星星髮。一聲長嘯,海門飛上明月。
詞的開頭兩句,總領全篇,意思是說,這里的江山實在太美了,登上樓頭,盡情觀賞,是平生的一大快事。這是由衷的贊美,也表現了詩人的喜悅之情。前二句寫陸上。落日時分,太陽的馀暉照耀在金、焦二山上,雄偉壯觀的廟宇建筑群,本是一片天青色,現在卻浮動著金黃的顏色,更顯得森嚴肅穆。而北固山岡的前面,當年堅固的鐵甕城,歷經兵火的破壞,風雨的剝蝕,只剩下荒廢的殘垣斷壁。這兩般情景,既展示出鎮江山川的雄壯奇偉,又顯現出它的歷史滄桑感。后三句轉筆寫長江。旺潮生成時,如云涌而來;潮落則奔騰的江水隨天而去,都是波濤翻滾的壯觀。而當波瀾不驚時,點點雪白的沙鷗,在江上低飛狎游,又是一種悅目的景象。歇拍二句,作者一反物是人非的窠臼。他說,盡管漫長的歷史給這里留下了一些荒頹的痕跡,但雄壯奇偉的江山依然如故,古往今來,英雄豪杰在這里也層出不窮。因為這里本是“物華天寶”之地,也就必然“人杰地靈”,兩者互為因果,是不會隨著歲月的遷移而消磨掉的。應當說,這是作者飽覽鎮江的雄奇江山所激發出來的情感,也很符合社會歷史的實際情形。
詞的下片,轉而重點抒發作者對歷史變化,興亡相替的慨嘆。這種情懷是由“遙望”郭璞墓所引發出來的。作者是以郭璞墓的完好,與人世間多次經歷劫難作對比,感慨社會的興亡。接著的兩句,作者正面驚嘆“桑梓龍荒”,亦即國破家亡的社會巨變。而每當此時,戰火紛飛,生靈涂炭。“幾度”一詞點明作者所說的社會巨變曾發生過幾次,實際上也就是概指六朝而言。寫到此處,作者心中十分悲痛,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馬上即以“往事休論”煞住,不再談論人事滄桑,姑且飲酒澆愁吧??。但剛端起酒杯,就照見了自己斑白的鬢發,兀然現出頹傷的形象和神態。感慨古今的滿腔愁怨,托之于仰天的一聲長嘯來發泄。而正在此時,夜色降臨,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經飛上了焦山之東江天相接的海門。這種環境,浩渺寥廓,悲凄蒼涼,與作者的心境極為合拍。
上一篇:白樸《水龍吟》詩詞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白樸《清平樂》詩詞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