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徐復初池亭聽雨軒,至治辛酉時,予將至湖南。
銀竹能宮羽??。向荷盤、跳珠腷膊,花奴羯鼓。瀏瀏泠泠春泉逗,滴盡槽頭香醑。愛徽處、遺音太古。暗度松筠時淅瀝,恍吳娃、昵枕傳私語。吾試聽,有佳趣。
主人未解離愁苦。對涼秋、芭蕉巨葉,梧桐高樹。夢斷羅裙天如漆,一寸鄉心凄楚。點點是、寂寥情緒。明日孤舟成獨往,更難堪,長夜瀟湘浦。憑曲檻,且容與。
詞一開始便從聽覺感受上切入,同時也不忘以視覺感受襯托之。且看作者是怎么寫的:茫茫白雨如千萬支銀竹制成的利箭曳影而至,發出的聲音恰似一支樂隊按五聲音階演奏出抑揚頓挫的樂曲。珍珠般晶瑩的雨點在片片荷葉上跳彈激濺,其繁音促節,猶如技藝高超的鼓手在撾鼓。“銀竹”,比喻大雨,李白《宿蝦湖》有“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句。“腷膊”,象聲詞,模擬各種擊打聲,韓愈、孟郊《斗雞聯句》有“腷膊戰聲喧”句,此指雨打荷葉發出的聲音。“花奴”,唐玄宗時汝南王李琎的小名,他以善擊羯鼓而聞名。南卓《羯鼓錄》:“上性俊邁,酷不好琴,……謂內官曰:‘速召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羯鼓”,一種古擊樂器,《羯鼓錄》謂其制“如漆桶,下桶有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寫了滂沱大雨,使雨勢顯得很有躍動感,雨聲顯得也更美妙悅耳,令人神往。接下去作者又將天上灑落的雨水比作地上流動的泉水,并使清泉與用清泉釀造的醇酒聯系起來,將雨滴比作榨酒槽頭滴出的“香醑”(“醑”,酒也),其想像可謂豐富而超卓。“春泉”前加“瀏瀏泠泠”,仍是具有聽覺效應的意象,“香醑”云云,也見出作者“斗酒詩百篇”的清狂文士氣質。“愛徽處、遺音太古”,又用琴聲來比喻雨聲,妙在不是明喻,似乎雨聲就是大自然的太古遺音,也就是說那是超越了技巧、超越了欲念的純粹的音樂。這當然是作者自己的感受。但雨聲是有變化的,這在上文已經有所表現,而“暗度松筠”兩句則又把雨打在林子里再從枝梢滴下的聲音(所謂“時淅瀝”)描寫為江南嬌女枕上的柔聲細語。一個“恍”字下在這里,自然是說這純是作者的想像,但從“遺音太古”一下子跳到“昵枕傳私語”,也可見他的形象思維實在是被雨聲催發到了“精鶩八極,神游萬仞”(陸機《文賦》)的自由馳騁的境界。歇拍兩短句“吾試聽,有佳趣”,是上片的總結;確實,雨聲不但給凝神諦聽的作者帶來了“佳趣”,也令通過作者的描繪而有所感受的讀者體味了這種“佳趣”。
下片,作者的筆鋒轉向抒發其由聽雨而生發的懷鄉之情。換頭“主人未解離愁苦”一句陡轉,初讀會令人困惑,但細一想,不難發現正是上文“昵枕傳私語”的聯想暗中牽出了鄉愁。他驀然想到了遠在家鄉的妻子,不由地涌起深深的懷鄉之情。其實作者的鄉愁一直伴隨著他,只是此時在雨聲的刺激下一下子凸現出來而已。但主人徐氏卻不會有這種感受,所以,這一句就更具有反襯的作用,使作者無人安慰的苦悶顯得十分真切感人。“對涼秋”兩句,則進一步在鄉愁中摻入悲秋的惆悵,更令其幽憂之情變得沉重不堪。于是,他設想自己夜來定會夢歸故鄉與親人團聚。“羅裙”自然是愛妻的裝束,此代指愛妻。但“夢斷”、“天如漆”,顯出他內心的陰郁并未有所消解。他遂用直陳的語氣,直接傾訴了他的悲涼之意:“一寸鄉心凄楚。”并且馬上再加上一筆:“點點是、寂寥情緒。”也就是說,當感情蘊積到很大的深度、厚度之時,婉曲的表達(如前文借言主人不知“離愁苦”以言己之深感“離愁苦”)已經無法克服其內心的緊張,只有任感情之流作一次大傾瀉才能使自己免受心靈的內傷。因此,我們當然不能說作者的直陳缺乏詩意;相反,我們更明白了他的孤寂。下面“明日”兩句,仍是直陳,雖屬懸想之辭,但此乃未然之必然,無法避免,情調也就格外蒼涼;“更難堪”云云,幾于長歌當哭。好在一番傾訴總算將鄉愁的“能量”耗去了部分,作者得以稍微定一定神,于是,結拍“憑曲檻,且容與”的收束也就順理成章地在筆下寫出。但倚欄徘徊的人物形象,仍是有心事的人物形象。
上一篇:張雨《太常引題李仁仲畫舫》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宋褧《菩薩蠻·虞美人福州北還雨中觀梅》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