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人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題解
這是一首以漢代唐,描寫一次出征,向胡兵展開激戰的戰歌。詩作于開元(713—741)末天寶(742—756)初。李白在詩中極力描寫衛青、霍去病等漢將的英勇無敵,是針對李林甫所謂“胡人勇決習戰”的,這首詩是為反對李林甫的建議而作的。
句解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
嚴寒的北風吹來霜雪,海子邊的牧草盡凋零。胡人駿馬,筋干精堅,驕氣昂然。“嚴風”,冬天的風。“海”,指胡地沙漠中的湖沼,即所謂“海子”。“筋”,指弓弦。“干”,指弓體。《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冬析干而春液(浸漬)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驕”,指馬強壯的樣子。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我漢家戰士三十萬,一點也不示弱,有漢朝霍嫖姚一樣的將軍領軍。“霍嫖姚”,即霍去病,這里泛指猛將。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流星白羽箭袋腰間插著,秋蓮樣的劍花光耀劍匣。“流星”,喻箭之疾速。“秋蓮”,喻寶劍潔白清冷。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我朝天兵在雪光照耀下,直驅玉門關。胡人強虜的飛箭如沙瀑一樣射穿我軍將士的金甲。“天兵”,王師,即漢家軍隊。
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云龍風虎盡呈威風交戰,待到太白金星與月共輝的時候,敵軍將被摧毀。“太白”,星名,一名啟明星,傳說此星主殺伐,詩文中常指戰事。“摧”,挫敗。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敵人可摧毀,敵軍頭領被剿滅,履胡人之腸涉胡人之血。“旄頭滅”,消滅胡兵。旄頭也作髦頭,即昴星,為胡星。這里代指胡兵。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懸胡人于青天之上,埋胡人于紫塞之傍。胡人無戰士,我國家才會興旺。“紫塞”,北方邊塞。晉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
評解
這首詩寫胡漢交戰。“漢”并非特指漢朝,漢朝以后,凡中原漢族所建立的王朝,皆稱“漢”。詩人站在中原漢族的立場上,希望漢軍戰勝胡兵,清除中原漢族疆域邊境上北方游牧民族貴族武裝的侵擾,讓邊疆人民過上寧靜的生活。其主題思想是有積極意義的,是愛國主義的表現。
全詩可分為三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胡漢兩方兵強馬壯。中間四句為第二段,以龍虎交戰為喻,寫戰斗的激烈。剩余部分為第三段,表達詩人希望漢軍大敗胡兵,進而徹底消滅胡人的強烈愿望。
李白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朝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游俠。從25歲起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有體驗。天寶初曾供奉翰林,但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李璘幕僚,因李璘失敗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困苦,卒于當涂。其詩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對安史叛亂勢力予以斥責,謳歌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又善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還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是自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上一篇:李白《塞下曲》邊塞軍旅生活唐詩
下一篇:杜甫《悲陳陶》因安史之亂而同情義軍與百姓的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