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 白居易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翦根斷,浩浩隨長風。
昔游秦雍間,今落巴蠻中。
昔為意氣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雖寂寞,中懷頗沖融。
賦命有厚薄,委心任窮通。
通當為大鵬,舉翅摩蒼穹。
窮則為鷦鷯,一枝足自容。
茍知此道者,身窮心不窮。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 他長于各種詩體,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對后世影響極大。
【字句淺釋】
題解:白居易在憲宗元和元年,西元八0六年,出任痹."縣尉。他寫給元稹的“與元九書”一文,明白指出要以詩歌補察時政,抒發情感。因此他為“時事而作”的文學主張,卻招致忌恨。元和十年,發生宰相武元衡被謀刺的案件,白居易知道后,立刻上疏請朝廷緝捕賊兇。當政者認為他不是諫官卻越位諫言,便把他貶到江州去當司馬,實際上只是個閑差。所以,對白居易來說,這是一次很大的打擊。他的人生觀,因此有了顯著的轉變。他收斂鋒芒,消磨銳氣,以佛道調適身心,并且開始采取明哲保身、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因有所悟,而有了此詩的創作。
蓬:草名,花白色,子有毛。鷦鷯:鳴禽類鳥名,形小,全身有微細的黑褐色橫斑。中懷:內心。沖融:謙沖和融。窮通:困苦和顯達。
【全詩串講】
咱的身軀像啥哪?就像那野外孤生的蓬草!一場秋霜肆虐后,就像被齊根剪斷似地,隨著浩浩的長風四散飄飛、居無定所。
昔時的我,趾高氣昂游學秦雍之間,而今卻遭貶謫落戶在這巴蠻的荒郊野地。咱在當日,是個意氣風發的進士郎,如今卻是個窮困潦倒的寂寥翁。
我的外貌雖然寂寞,可內心卻是謙沖和融的。人各有命,老天不會厚此薄彼的。把執著心放下,困苦和顯達對我不起作用。
顯達時就該像大鵬似的,展翅翱翔于蒼穹之頂。窮困時就把自己當成微不足道的鷦鷯,樹枝一隅就足以容身。
如果能勘悟到這個真理,那你雖然身居窮苦,可心卻是瀟灑自在而不困窘的!
【言外之意】
古代讀書人,都得在紅塵欲海里飄蕩浮沉,在仕途官場中歷經大風大浪、大起大落后,方能悟道,才能勘破,白居易的這首詩講得再明白不過了。從“題解”中我們也能知其來龍去脈。從雄心萬丈、想要一展長才的年少,到為官,仗義直言遭貶謫,再到半隱居而鋒芒漸斂、修道向佛,探禪理求妙義,進而持齋坐道場,并且自號香山居士。一路走來,好像是環境的不順遂造成的,其實是上天特意的安排,讓他從中澈悟人世的虛幻,不執于形體而著重精神的超越。雖然詩中談到不囿于身軀的大小,當大鵬有萬里之志,做鷦鷯有自容處所,但知道“心”的提升才是重點,才能掌握真機!
上一篇:白居易《逍遙詠》學佛體悟
下一篇:白居易《自覺·其二》人生感悟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