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古詩全文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古詩賞析
此詩題目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據詹锳先生考證當以“一作”為是。為天寶末年李白游宣城時陪族叔李華登謝胱樓所作。
開篇四句中的“昨日”,不是僅指逝去的歲月,還指開元盛世的大好時光。但當李白的宏偉理想尚未實現之時,這些充滿希望之光的“昨日”,便棄我而去。可見這兩句包孕著作者對“開元之治”消逝和宏圖大志未酬的痛惜、感慨。當然也含有對自己年華已逝的惆悵。這里的“今日”也不是僅指眼前的歲月,而是指安史之亂前夕的國家衰亂的時期。此時,李白內心郁積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報國無路之苦,有增無減,使他憂心煩亂、憤慨抑郁。此四句寫重逢時的心緒,是作者對自已政治感受和世途境遇的藝術概括。破空突兀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多用仄聲的音調、抑塞郁結的文氣,極形象地表現了作者憂憤之深廣、心緒之煩亂、精神之苦悶。
接下兩句,突作轉折,寫所見之景:萬里秋風,鴻雁遠飛。清秋佳景又激起作者的豪興:登樓酣飲,一醉方休。這兩句寫登樓氛圍,點明詩題。
兩人高樓酣飲,理應談詩論文:“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此兩橫出之句,于推崇建安風骨的剛健遒勁之中,贊美李華文章的風格氣骨;于推崇謝朓詩歌的清新秀發之中,自譽作者詩歌的造詣成就。謝脁是李白一生中最欽佩的詩人之一,這里借以自比,足見詩人的自信和自豪。此兩句寫登樓暢談酣飲,切題面《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下兩句寫酣飲時的豪興:兩人逸興泉涌,壯思云飛,飄然登天,欲攬明月。這里借酒興之狂,寫出作者的懷抱胸襟,將重逢時的情緒推至最高潮。李白一生愛月,將其看作是真率自然、高潔明亮的象征,此可為一證。
酒酣興發,詩人想象的翅膀在幻境中翱翔,仿佛內心的種種煩憂蕩然無存。然而,現實畢竟是嚴酷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詩人愁思洶涌,恰似謝朓樓前滾滾東流的宛溪水,刀斬更流,酒澆更愁,詩人極欲擺脫憂愁,可又無計可除。此兩句寫酣飲后的感嘆,為全詩又一大轉折。
最后兩句,寫酒酣時作者自明心跡。李白一生坎坷,其中最“不稱意”者為報國無路,壯志未酬。而消憂解愁的唯一途徑便是“散發弄扁舟”,這兼有放浪不羈和倔然不仕兩層意思,其中雖不免有消極避世的因素,然而更主要的是與黑暗現實的決絕。
總之,這首詩通過高樓陪飲的描寫,憂時嘆己,抒懷言志,既有對宏大志向的追求,又有對報國無路的憤懣,更有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從而展現了詩人復雜痛苦的內心世界。
這首詩構思新穎獨特。它題為登樓,實詠懷抱。詩中既不寫樓,又不敘舊,而是面對友人,傾訴自己滿腔憤激之情。故全詩無重逢之語,而主客情誼盡現。因為作者自感對朋友明以心跡,比泛泛勸慰和客套祝愿更顯志同道合、知己情篤。
騰宕跳躍的結構,是此詩的又一特色。全詩起結無跡、斷續無端,恰似神龍矯游、奇兵突現。詩的發端即陡起壁立,進而實轉“酣高樓”,中間橫插談詩論文之句,隨之從酣飲意興升至青天攬月,霎時,又從九霄云外跌入憂愁深淵,末句宕開筆鋒,形象狂放。這種大跳大躍、大開大合、承轉無跡的結構方式,最適于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波瀾迭起、內心世界的塊壘不平。
這首詩的表現手法亦靈活多樣。一是擬人化手法。作者筆下的“昨日”竟值挽留,竟會棄我而去;“今日”煩憂,竟可亂我之心。這是將時間人格化。二是新奇妥貼的比喻。用“抽刀斷水”比喻“舉杯消愁”,富有獨創性。這種拈眼前景比心中情,極顯自然貼切。三是極度的夸張,詩人以“欲上青天覽明月”夸寫逸興壯思,既顯抱負遠大,又感形象具體。
這首詩還具有豪放自然的語言風格。散文化的句式(開頭四句)、不假雕琢的詞語,是形成這種風格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李白《送友人》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李白《山中答俗人》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