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送人
【題解】
這是一首送人離別的詞作。全詞運用景物烘托、比擬和對照等手法,生動地寫出了依依惜別的深情,并抒發(fā)了自己對于時局混亂、人生壯志難酬的深沉感慨。這首詞是作者中年時的作品。那時候,辛棄疾在仕途上已經(jīng)歷了不少挫折,始終不被朝廷重用,甚至被求和派排擠打壓而屢次被貶謫閑居,所以此詞雖為送友人的惜別之作,但是所表達的卻是世路艱難險惡之怨,讀來令人心酸。
【原文】
唱徹《陽關》淚未干①,功名余事且加餐②。浮天水送無窮樹③,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④,只應離合是悲歡⑤?江頭未是風波惡⑥,別有人間行路難⑦!
【注釋】
①唱徹《陽關》:唱完送別的歌曲《陽關》。徹:完。《陽關》:琴歌《陽關三疊》。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后入樂府,名《渭城曲》,別名《陽關曲》《陽關》,為送別之曲。②余:多余。加餐:慰勸之辭。謂多進飲食,保重身體。《后漢書·桓榮傳》:“愿君慎疾加餐,重愛玉體。”唐杜甫《垂老別》詩:“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③無窮:無盡,無邊無際。④般:種;樣。⑤只應:只應該;只以為,此處意為“豈只”。⑥未是:還不是。風波惡:唐劉禹錫《竹枝詞》:“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⑦別有:另有;更有。行路難:語出白居易《太行路》:“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間。”
【譯文】
唱完了送別的《陽關》曲,惜別的淚還沒有擦干,我暫且先勸你放下功名這些多余之事(因志不在功名),姑且要多進飲食而保重身體。你看,此刻浮云滿天,水天相連,仿佛要將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無盡的遠方,那滾滾而來的烏云挾帶著雨水,將重重疊疊的高山掩埋了一大半。
古往今來有多少令人憤恨的事,何止于千種萬般,難道只應該是離別使人悲傷,聚會才會使人歡顏?江頭雖然風高浪急,但還不算是十分險惡,而只有那人間行路,卻是格外的艱難!
上一篇:辛棄疾《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