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興
【題解】
此詞當(dāng)作于慶元年間辛棄疾閑居瓢泉期間。當(dāng)時南宋朝廷昏暗,君王只圖享樂,不思恢復(fù)國土大業(yè),作者憂心如焚,卻又無可奈何,于是創(chuàng)作此詞以發(fā)泄胸中憤懣之情。全詞借醉酒之言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傷感和憤慨,表現(xiàn)出一種豁然、曠達(dá)的豪情。上片寫閑居中的飲酒讀書生活,下片描寫醉中情態(tài)。全詞語言明白如話,文字生動活潑,體現(xiàn)了作者晚年清麗淡雅的詞風(fēng)。
【原文】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①。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②。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③。只疑松動要來扶④,以手推松曰“去”⑤!
【注釋】
①那:古同“哪”,哪里。②“近來”二句:語本《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③何如:用于詢問。意思是指如何,怎么樣。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子木問于趙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④疑:猜度(duó);疑惑,不能斷定的。⑤“以手”句:套用《漢書·龔勝傳》:“勝以手推(夏侯)常曰:‘去!’”
【譯文】
酒醉之時我暫且只顧貪圖歡笑,哪還有工夫想要去發(fā)愁受苦。我近來才開始覺察,那些古人所著的書也未必完全可信,如果完全相信書中所說,那么就沒有完全正確的地方了,或許還會落得個一無是處。
昨晚我又喝醉了,醉倒在一棵松樹邊,醉眼朦朧地笑問松樹:“我醉得怎么樣呀?”恍惚中只見松枝微顫,我猜疑松樹將要走過來將我攙扶,于是趕快用手推開松樹說:“快走開!去你的吧!”
上一篇:辛棄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