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恩(櫻桃落盡春將困)
【原文】
櫻花[1]落盡春將困[2],秋千架下歸時。漏暗斜月遲遲[3],花在枝。(原文缺12字)徹曉紗窗下[4],待來君不知。
【題解】
這首詞是《謝新恩》的一種變式,故與其他同調名詞字數句式不盡相同。這首詞有殘缺,根據現存的文字,能夠看出詞人寫作內容:在櫻花落盡之時,一位活潑好動的女子盡情享受春光,表現出其充滿生命力的一面,后又轉入對其恬靜一面的描寫,寫此女子的情思,以苦思為主,意含愁恨。這首詞應當是作于南唐亡國之前。
【注釋】
[1]櫻花:吳訥《百家詞》舊抄本、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均作“櫻桃”。
[2]困:吳本《二主詞》誤作“用”。
[3]漏:即漏壺,古代計時器,銅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標志以計時間,簡稱“漏”。暗: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均脫“暗”字,注“疑是”。侯文燦本作“疑曰”。呂遠本作“疑日”,似系“是”字殘體。王國維注:“二字又疑是滿階。”
[4]“徹曉”句:吳本、侯本《二主詞》“徹曉”以下分段。
【譯文】
櫻花都落光了,春困一陣陣襲來,自己去蕩秋千,卻也百無聊賴只得歸來。漏壺的水一滴一滴滴下,月亮西斜遲遲徘徊,月光灑在花枝上。在紗窗下徹夜等待著心上人歸來,可是那人卻并不知道。
【賞析】
這首詞是一位思婦說心中之苦,雖不明言而痛苦自見,痛苦是通過“落花”“春困”“漏暗”“斜月”“徹曉”等物象表現出來的。
“櫻花落盡春將困”是借景喻人,說春困,實際上是說人困。“秋千架下歸時”也有著言外之意,是說形單影只,孤身一人月下歸來,已不見往昔二人相親相伴之影。
上一篇:李煜《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