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師蘭若宿 ①
一公棲太白,高頂出云煙 ② 。
梵流諸壑遍 ③ ,花雨一峰偏。
跡為無心隱,名因立教傳。
鳥來還語法,客去更安禪。
晝涉松露盡 ④ ,暮投蘭若邊。
洞房隱深竹,清夜聞遙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豈惟留暫宿,服事將窮年。
【校】
①一作“宿道一上方院”,顧可久本作“投福禪師蘭若宿”。
②云,一作“風”。
③壑,一作“洞”。
④露,一作“路”。
【注】
道一: 《傳燈錄》:“江西道一禪師,漢州什邡人也,姓馬氏,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幼歲依資州唐和尚落發,受具于渝州圓律師。唐開元中,習禪定于衡岳傳法院,遇讓和尚,同參九人,惟師密受心印。”
太白: 《水經注·地理志》曰:“縣有太一山,古文以為終南,杜預以為中南也。亦曰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幾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杜彥達曰:太白山南連武功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太平寰宇記》:“太白山在鳳翔府郿縣東南五十里。”《一統志》:“太白山在西安府武功縣南九十里。”
鳥來: 《法苑珠林》:“齊鄴東大覺寺沙門僧范,姓李,平鄉人也。善解群書,時稱府庫。晚年出家,經論諳委,言行相輔,祥征屢降。嘗有膠州刺史杜弼于鄴顯義寺請范冬講。至《華嚴六地》,忽有一雁飛下,從浮圖東順行入堂,正對高座,伏地聽法。講散徐出,還順塔西,乃爾翔逝。又于此寺夏講,雀來在座西南伏聽,終于九旬。又曾處濟州,亦有一鶚鳥飛來入聽,講訖便去。”
洞房: 《上林賦》:“巖窔洞房。”李周翰注:“洞,通也。”
上一篇:王維《戲題示蕭氏外甥》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早入滎陽界》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