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峽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入峽初無路,連山忽似龕。
縈紆收浩渺,蹙縮作淵潭。
風過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飛泉飄亂雪,怪石走驚驂。
絕澗知深淺,樵童忽兩三。
人煙偶逢郭,沙岸可乘籃。
野戍荒州縣,邦君古子男。
放衙鳴晚鼓,留客薦霜柑。
聞道黃精草,叢生綠玉篸。
盡應充食飲,不見有彭聃。
氣候冬猶暖,星河夜半涵。
遺民悲昶衍,?孟昶従此入覲,王衍亦蜀主。
?舊俗接魚蠶。
版屋漫無瓦,巖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崄,得米不盈甔。
嘆息生何陋,劬勞不自慚。
葉舟輕遠氵斥,大浪固嘗諳。
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
蠻荒安可駐,幽邃信難妉。
獨愛孤棲鶻,高超百尺嵐。
橫飛應自得,遠飏似無貪。
振翮游霄漢,無心顧雀鵪。
塵勞世方病,局促我何堪。盡解林泉好,多為富貴酣。
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
譯注:
1、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蘇軾守母喪畢,九月,與弟蘇轍侍父蘇洵自蜀回京,冬日舟經三峽,耳目所及,皆發之于詠嘆。此詩寫入夔門后所見情景,清王文誥案:“通幅整暇,自能入妙。”(見《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以下簡稱《集成》)紀昀批曰:“刻意鍛煉,語皆警峭,氣局亦寬然有余。”(見紀昀批點《蘇文忠公詩集》,以下簡稱《紀批》)他為巫峽留下一幅鋪敘展衍的畫卷,令人玩味不盡。
2、“自昔”二句:謂昔日探賞三峽的愿望今已實現。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記》:“幽賞未已。”
3、“長江”句:清馮應榴注:“《輿圖》:大江源出蜀之岷山,歷荊州、夷陵、宜都、枝江、公安、石首,而東與漢江合。”(見《蘇文忠詩合注》,以下簡稱《合注》)
4、萬派:眾多的支流。
5、合水:《水經》:“江水,又東北至巴郡江州縣東,強水、涪水、漢水、白水、宕渠水,合南流注之。”
6、黔江:貴州烏江流入四川境內稱黔江。《吳船錄》:“黔水自黔江來,合大江,江濤黃濁。黔江乃清泠如玻璃,其下悉是石底。自成都至此,始見清江。”
7、縈紆:縈回曲折,指江流。
8、蹙縮:緊縮、聚攏。唐劉禹錫《沓潮歌》:“驚湍蹙縮悍而驕。”
9、窣窣(狊ù):象聲詞,形容風聲。唐杜荀鶴《寄崔博士》詩:“窣窣陰風有鬼聽。”
10、毿毿(狊ā狀):藤蔓或枝葉細長貌。唐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詩:“綠岸毿毿楊柳垂。”
11、石楠:植物名。花有紫碧白三色,大如牡丹。
12、驚驂:受驚的奔馬。驂,同駕一車的三馬。
13、郭:城郭。
14、乘籃:乘坐轎子。籃:籃輿,今四川稱滑竿。
15、野戍:荒野的哨所。北周庾信《至老子廟應詔》詩:“野戍孤煙起,春山百鳥啼。”
16、“邦君”句:馮應榴注:“荊楚及夔子,古子男國也。”子男,子爵與男爵,周代所封。
17、放衙:衙門下班。
18、黃精:藥草名,又名青精、黃芝、鹿竹,葉似竹而短,根如嫩姜,古人以為久服可以長壽。見《文選·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
19、彭聃:彭祖與老聃,古之長壽老人。
20、“星河”句:謂夜半江中有銀河倒影。
21、“遺民”句:謂五代蜀國的遺民,為前蜀主王衍、后蜀主孟昶感到悲傷。蘇軾自注:“孟昶從此入覲。”指廣政二十八年(965)降宋。瑐瑢魚蠶:魚鳧和蠶
叢,古蜀國的君主。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22、甔(犱ā狀):口小腹大的陶器。《史記·貨殖列傳》:“醬千甔。”
23、諳(ā狀):熟悉。
24、矍鑠(犼狌é狊犺狌ò):老而勇健。《后漢書·馬援傳》:“時年六十二……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此寫當地老人。
25、“嘔啞”句:嘔啞,象聲詞。白居易《琵琶行》:“嘔啞嘲哳難為聽。”此謂當地人操方言,不能與之交談。
26、幽邃:幽深。孫綽《游天臺賦》:“幽邃窈窕。”信難妉(犱ā狀):實在難以歡樂。妉:《爾雅·釋詁》:“妉,樂也。”
27、鶻(ɡǔ):鷙鳥,鷹隼之類。
28、雀(ā狀):同“雀鵪”,即鵪鶉。29、塵勞:佛家語,謂世俗之勞苦。
30、“富貴酣”二句:謂因貪戀富貴而不能享林泉之樂。
31、“試看”二句:清紀昀曰:“入結,忽借一鳥生波,便覺淫佚詠嘆,意味深長,故詩家當爭用筆。”(《紀批》)高遁,猶高蹈,指隱居。
上一篇:蘇軾《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蘇東坡《荊州十首(選一首)》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