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細(xì)雨斜風(fēng)作小寒)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洄州劉清叔游南山。
細(xì)雨斜風(fēng)作小寒,淡煙疏柳媚[1]晴灘,入淮清洛[2]漸漫漫[3]。
雪沫乳花[4]浮午盞,蓼茸[5]蒿筍試春盤[6],人間有味是清歡。
【注釋】
[1]媚:裝點,使其漂亮。
[2]洛:洛澗,水名。
[3]漫漫:河水浩渺。
[4]雪沫乳花:煎茶時泛起的白沫。
[5]蓼茸:蓼菜的嫩芽。
[6]春盤:立春時,以蔬菜春餅放于盤中,叫春盤。
【譯文】
微風(fēng)吹著絲絲春雨,天氣透著幾分寒意。淡淡的煙,稀疏的柳,把雨后的河灘裝扮得分外妖嬈。那流入淮河的洛澗水,也清清的浩渺無邊。細(xì)嫩的午茶,泛著惹人的白沫;蓼芽萵苣,喚你來嘗這春日的鮮菜。人間最耐人尋味的,不就是清新淡雅的歡娛嗎?
【解析】
政治上、生活上的不如意并沒有消磨掉年近五旬的蘇軾對人生的執(zhí)著熱愛。早春,微涼,蘇軾沉湎于淡煙疏柳的晴灘,醉情于清澈浩蕩的洛水。面對這令人心怡的清麗曠遠(yuǎn)的畫面,蘇軾忘卻了諸多煩惱。清茶野宴在他筆下寫得巧妙玲瓏,輕松的比喻、夸張,使人如聞到縷縷茶香,看到鮮嫩野菜,這就是蘇軾的藝術(shù)功底。全詞充滿春天氣息,洋溢勃勃生機,一蕩心底郁悶,很好地表現(xiàn)了蘇軾的開朗豁達(dá)和不倦進(jìn)取。
上一篇:蘇軾《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浣溪沙(選三首)(麻葉層層苘葉光)》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