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箏聲①。
鳳凰山下雨初晴②,水風(fēng)清,晚霞明。一朵芙蕖③,開過尚盈盈④。何處飛來雙白鷺⑤,如有意,慕娉婷⑥。
忽聞江上弄哀箏⑦,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⑧。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⑨。
①此詞作于熙寧七年(1074)。時蘇軾任杭州通判,一日游孤山竹閣,前臨湖亭。當(dāng)時劉敞(字原父)、劉攽(字貢父)兄弟相從。久之,西湖中劃來一只彩舟漸近亭前,船上美女?dāng)?shù)人,其中一人尤為美麗,正在彈箏,年約三十余,風(fēng)韻嫻雅,曲未終,翩然而去。二劉目送之。蘇軾便寫下此詞。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一及袁文《甕牖閑評》卷五。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有《張子野詞》。本年秋在吳江垂虹橋與蘇軾等作“六客之會”。
②鳳凰山:在杭州城南,州衙所在。
③芙蕖:荷花。
④盈盈:形容儀態(tài)的輕盈美好。《古詩十九首》之二:“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此處兼喻荷花與彈箏女。⑤雙白鷺:喻劉敞、劉攽,時二人守制著孝服。
⑥娉(狆í狀ɡ)婷:姿態(tài)美好的女子。
⑦哀箏:哀怨的箏聲。箏:樂器,相傳為秦代蒙恬所造。
⑧湘靈:湘妃。相傳為舜妃(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舜南巡蒼梧,二妃追之不及,溺于湘水,為湘君、湘夫人。見《楚辭·湘君》王逸注。
⑨“欲待”三句:化用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上一篇:蘇軾《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寫作背景、注解
下一篇:蘇軾《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寫作背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