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多景樓①
江左占形勝②,
最數古徐州③。
連山如畫,
佳處縹緲著危樓④。
鼓角臨風悲壯⑤,
烽火連空明滅,
往事憶孫劉⑥。
千里曜(yào) 戈甲,
萬灶宿貔貅(píxiū) ⑦ 。
露沾草,
風落木,
歲方秋。
使君宏放⑧,
談笑洗盡古今愁。
不見襄陽登覽⑨,
磨滅游人無數,
遺恨黯難收。
叔子獨千載⑩,
名與漢江流 。
注釋
①“多景樓”,在今江蘇省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
②“江左”,長江最下游的地方,即今江蘇等地。
③“古徐州”,此指鎮江。東晉僑置徐州于京口(今鎮江),稱為南徐州。
④“危樓”,高樓。
⑤“鼓角”,指軍中的戰鼓與號角。
⑥“孫劉”,指三國時代的孫權和劉備。
⑦“貔貅”,猛獸,此借以比喻勇猛的士兵。
⑧“使君”,指鎮江知府方滋,字務德。
⑨“襄陽登覽”,襄陽,在今湖北省襄陽市。晉大將羊祜鎮守襄陽,常登峴山,飲酒賦詩,終日不倦。他鎮守襄陽十年,開屯田,儲軍糧,為日后滅吳作準備。羊祜死后二年而東吳滅亡。事見《晉書·羊枯傳》。此借羊祜登覽的政治抱負,抒寫自己空懷壯志,備受壓抑的不平心情。
⑩“叔子”,即羊祜,字叔子。
“漢江”,漢水,流經襄陽。
賞析
這首詞是陸游于隆興二年(1164)任鎮江通判時所作。當時金兵盤踞淮北,鎮江已經成為抗金前線。這一年十月,作者隨鎮江知府方滋游北固山,登多景樓游宴。作者面臨江山美景,遙望淮北草木,歷歷可見。不覺大發感慨,寫了這首詞。
上片追憶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孫權和劉備聯合戰勝強敵的往事,顯示出作者欲橫戈躍馬的豪情。下片寫今日登臨的感慨。歲月悠悠,三國孫權和劉備的輝煌已成為過去。如今烽火未熄,知府方滋率群僚登樓游賞。他心胸開闊,議論宏大,談笑之間,洗盡了作者心中的憂愁。末句以晉代名將羊祜喻指方滋,希望他能為抗金事業創建奇功,名傳千古。
全詞記敘一時登樓興會,然寓有千古興亡之感, 內涵豐富,寄慨深遠。
上一篇:陸游《楚城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沈園(其一)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