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
【原文】
遙夜亭皋閑信步[1],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2]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3],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4]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題解】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采用梁簡文帝蕭綱樂府《東飛伯勞歌》中“翻階蛺蝶戀花情”句“蝶戀花”三字為名。這首詞表面上寫少婦傷春,實際上是抒發詞人的閑愁,從詞意上看,當屬李煜前期作品。
全篇多運用白描手法寫主人公感傷春景,憂懷自傷的情緒,一切景語皆為情語。“早覺”,《歷代詩余》《全唐詩》《古今詞統》等本作“漸覺”。“桃李”,《古今詞統》《詞的》《尊前集》《類編草堂詩余》等本作“桃杏”。此詞于《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詞的》《類編草堂詩余》《古今詩余醉》等本調名下均有題作“春暮”。
【注釋】
[1]遙夜:長夜。白居易《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遙夜涼風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時。”亭皋(gāo):水邊平地。司馬相如《上林賦》:“亭皋千里,靡不被筑。”信步:閑步。
[2]約:約束。
[3]依依:輕柔的樣子。陶潛《歸田園居》:“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暗度:悄悄地過去。
[4]芳心:春心,女子的心。
【譯文】
長夜在庭院的水池邊悠閑地漫步,清明剛過,已能隱約地感覺到春天已到盡頭。天空中突然飄起零星的小雨點,但是很快就被風吹跑了,朦朧澹月在云間來來去去。盡管桃花李花開得很美,但是春天依舊悄悄地離去了。不知是誰在蕩秋千?笑著輕輕地說話。她們歡樂的情緒引起我無限的感慨,而我的心又該往人間何處安放呢?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女子傷春感懷。上片寫月下散步以消愁。“遙夜”寫出漫漫長夜中,女子無心睡眠,到水邊平地散步。這句點明時、地、事,又側重人物活動的描寫。“閑”字,更寫出女子的孤寂。下兩句點出“傷春”。“乍過清明”未及春暮,故言“早覺”,景意由心生,正是因為女子心中愁苦才說暮春早到,寫出女子愁之深。“數點”句寫夜景,一是寫女子所見,二是用以襯托女子的哀傷。閑步消愁而愁未消,下片寫女子更多的愁緒。一年一度的桃李花開了又謝,慨嘆春光和青春易逝。一個“暗”字含蓄地點出女子的傷懷。“誰在秋千”句寫有人正在秋千架旁低聲笑語,可能是一對情人,更反襯出女子的孤寂落寞。結句“人間沒個安排處”,極言女子沒有依靠的空虛和落寞。
整首詞表現作者內心的悲哀與情緒的流動。這種內心深處的生命感傷,既是作者“遙夜信步”的緣由,又是“早覺傷春”的心態。這樣的傷春之情,沒來由,也無去處,凡事凡物無不在感傷之中。而這樣一種情緒的描寫,很難用結構的方法來表達。作者拈出“芳心”二字,與“傷春”作呼應,讀者也就恍然大悟。也許這就是李煜詞的高明之處,既寫出情緒的飄忽不定難以捉摸,又留下內在的感情線索讓讀者可以去追溯。
上一篇:李煜《病起題山舍壁(山舍初成病乍輕)》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采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