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
【原文】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1],醅浮盞面清[2]。何妨頻笑粲[3],禁苑[4]春歸晚。同醉與閑評,詩隨羯鼓[5]成。
【題解】
此詞調(diào)名《歷代詩余》中作《菩薩蠻》。這首詞寫李煜和后宮嬪妃們賞花飲酒的享樂生活,是李煜在位時前期的作品。宮廷的享樂生活是李煜前期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在花開似錦的宮廷中,與眾美人飲酒賦詩、賞玩美景,充分表現(xiàn)了李煜這個文人皇帝不思進取、沉迷享樂的形象。
【注釋】
[1]縹(piǎo)色:這里特指淡青色的酒。玉柔:指女子的手。擎:舉起。
[2]醅(pēi):本義為未經(jīng)過濾的酒,這里指酒。浮:上浮。這里特指酒漫上杯口。
[3]粲(càn):露齒而笑。《谷梁傳·昭公四年》:“軍人粲然皆笑。”
[4]禁苑:皇宮中的苑圃。
[5]羯(jié)鼓:古打擊樂器。唐南卓《羯鼓錄》:“其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
【譯文】
尋覓春天的美景要趁早,想要欣賞春花,莫等待花枝老去。佳人玉手舉著淺綠色的酒,杯中的美酒漫上了杯口。頻頻開懷大笑又有何妨,在這皇宮禁苑的春日中,縱是短暫春光,好像也放慢了離去的腳步。醉眼朦朧之中,眾人閑談雅論,觥籌交錯之中,一通羯鼓罷,一首詩篇就此完成。
【賞析】
這首詞寫了李后主早年間與美人飲酒賦詩,尋歡作樂的閑適生活,是李煜宮廷生活的另一個側(cè)面。開篇“尋花”句似從唐杜秋娘《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脫出,但《金縷衣》是勸人珍惜時光,而李煜在這里卻強取及時行樂之意。其中的“春”和“花”都有雙重含義,既指春日的良辰美景,又指人之青春美貌,并非當(dāng)真“尋春”和“看花”。“縹色”句寫飲酒。從“玉柔擎”和下片“同醉”看,應(yīng)當(dāng)是與美人同飲美酒。
下片“何妨”一詞寫出宴飲更加放浪,在飲酒調(diào)笑之間,甚至覺得連最易逝去的春色的腳步都放慢了。“同醉”兩句,寫賦詩與隨意評論,而且還以羯鼓聲停為限,也反映了其尋歡作樂的一種方式。
上一篇: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幸后湖開宴賞荷花作(蓼梢蘸水火不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