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次韻和毛主席詠雪之作多不能盡如原意也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云飄。
嘆青梅酒滯[1],余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2]。
鄰笛山陽[3],伯仁[4]由我,拔劍難平塊壘[5]高。
傷心甚:哭無雙國士[6],絕代[7]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
算黃州太守[8],猶輸氣概;稼軒居士[9],只解牢騷。
更笑胡兒,納蘭容若[10],艷想濃情著意雕。[11]
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毛澤東原作《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題解
在重慶期間,柳亞子為完成亡友林庚白的遺愿,正著手編輯《民國詩選》,他首先想到毛澤東那首著名的七律《長征》。當柳亞子根據當時流傳的版本謄抄一份,擬請毛主席校正傳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訛誤時,沒想到毛澤東居然親筆書寫了那闋后來轟動山城的《沁園春·雪》相贈(這迅疾演化為當年中國文化界的一大重要事件)。柳亞子讀罷,贊嘆不已,遂即興依韻和之,并將此附抄在毛主席書贈的《沁園春·雪》詞之后,自題跋語云:“余識潤之,在一九二六年五月廣州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二中全會會議席上,時潤之方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也。及一九四五年重晤渝州,握手惘然,不勝陵谷滄桑之感。余索潤之寫長征詩見惠,乃得其初到陜北看大雪《沁園春》一闋。展讀之余,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余子乎?效顰技癢,輒復成此。”
注釋
[1]滯:猶言耽溺。
[2]舉世滔滔:《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3]鄰笛山陽:典見《昭明文選》卷十六、三國魏·向子期(秀)《思舊賦·序》。按:三國魏嵇康﹑呂安被司馬昭殺害后,其好友向秀路過嵇康的舊居山陽,聽到鄰人的笛聲,懷亡友感音而嘆,于是寫了一篇《思舊賦》。后遂以“山陽笛”喻悼念、懷念故友。
[4]伯仁:據《晉書·周顗傳》:王敦反,帝欲誅諸王。王導伏闕待罪,求周顗為言,顗上表救之而不使知,導因銜恨。及王敦得志,與導議決周顗,導不救。顗死之。后導見顗救己表,悲不自勝,謂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周顗字),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按:1945年10月8日,在八路軍駐渝辦事處外事組工作的李少石,乘辦事處汽車送柳氏返沙坪壩,在歸途中遭國民黨兵狙擊而死。詩人借用此典表示李少石之死與自己確有干系。
[5]塊壘:土堆。此喻胸中不平。
[6]無雙國士:似指葉挺將軍。
[7]絕代:卓絕一代。
[8]黃州太守:指蘇東坡。蘇曾任黃州太守多年。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山祖。
[9]稼軒居士:辛棄疾。宋詞豪放派主將。其詞縱橫揮灑,激昂慷慨。艷體小令,也別有氣概。
[10]納蘭容若;清代著名詞人。詞宗李煜,工小令。情致自然,不事雕飾。按:納蘭是滿洲正黃旗人,教謂之“胡兒”。
[11]艷想句:謂納蘭容若之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
上一篇:柳亞子《漢家行一首五月十一日作》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浣溪沙·迭韻呈毛主席》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