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曲·中秋月①
暮云收盡溢清寒②,銀漢無聲轉玉盤③。
此生此夜不長好④,明月明年何處看⑤?
①熙寧十年(1077)中秋,作者與其弟蘇轍(子由)在徐州觀月,作此詞,十八年后貶徙嶺南,“獨歌此曲,以識一時之事,殊未覺有今夕之悲”(蘇軾《書彭城觀月詩》)。
②溢清寒:謂晚間覺得天氣清涼。溢,充滿,散發(fā)。
③玉盤:喻明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④不長好: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不’字,律;妙句天成。”謂此字全遵《陽關曲》格律。
⑤“明月”句: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十五案:“江藩曰:《陽關詞》古人但論三疊,不論聲調,以王維一首定此詞平仄。此三詩與摩詰毫發(fā)不爽。”三詩,指《贈張繼愿》、《答李公擇》、《中秋月》。
上一篇:《洞仙歌·江南臘盡》寫作背景、注釋
下一篇:《陽關曲·贈張繼愿》寫作背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