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溪公幽居
【題解】
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春夏之間,李白多次奉詔侍從游宴,有《宮中行樂詞》《清平調(diào)詞》等應(yīng)制詩文多首。這首詩也作于這一年的春天。
全詩圍繞“清”“廉”二字為主線,以謝朓、陶潛喻杜陵賢人東溪公的清以持己、廉以待人的高貴品質(zhì)。詩中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凸顯杜陵賢人的清正廉潔、高雅脫俗,同時也肯定了東溪公的淡泊明志,暗示出自己對東溪公的敬慕之情。
【原文】
杜陵賢人清且廉①,東谿卜筑歲將淹②。
宅近青山同謝朓③,門垂碧柳似陶潛④。
好鳥迎春歌后院,飛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⑤。
【注釋】
①杜陵:地名,在長安東南二十里處。
②卜筑:擇地而建筑。
③青山:在當(dāng)涂縣東南三十里。齊時宣城太守謝朓筑室于山南,絕頂有謝公池。唐天寶年間改為謝公山。
④陶潛: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
⑤水晶鹽:君王鹽、玉華鹽。古人時常以鹽佐酒。此指生活清廉儉樸。
【譯文】
杜陵賢士東溪公是一位清正廉潔之人,選擇在東溪建屋而住已經(jīng)很多年了。
他們的宅地都如謝朓居處一樣靠近青山,門前碧柳垂絳,就像那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每逢春暖花開的時候,美麗的鳥兒在后院的花樹庭前唱著動聽的歡歌;翩翩而飛的落花,伴隨著醇醇的酒香在庭前飛舞。
如果知道有客人到來此地,就會熱情地留下他開懷暢飲,一醉方休,但從不奢華享樂,盤中的菜肴,也只有借以佐酒的水晶鹽。
上一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題峰頂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