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 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中國文人心靈的最好棲居之地,莫過于山水。在寧謐中熨平精神的皺褶,在虛靜中融化胸間的塊壘,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對自我的一種陶養和超邁。爾虞我詐的官場從來就是一塊心靈的磨蝕之地,中國文人在漫漫書香中積聚而成的文化人格,一旦步入官場,就會被喧囂和嘈雜磨蝕得所剩無幾。而抗拒這種官場人格侵入的唯一方式,便是將個體生命融入澄澈的山水之間。
李白是個浪漫的詩人,他的足跡踏遍了名山大川,在做過一段短暫的“御用文人”之后,他又開始了浪漫的跋涉。五松山,這座因有一棵“一本五枝”的蒼鱗古松而得名的山岱,并非李白的最終棲息之地。但這里的湖水和山林絕對涵攝著一代詩仙的心齋,“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在對自然的觀照中,他獲得著心靈的滿足,品嘗著精神升華的愉悅。
純凈的山水對應著純凈的地域人情。五松山腳下的一豆燭光,和諧地匯入陣陣松濤和聲聲鳥鳴。這里的人們沒有功名利祿的祈盼,沒有那么多失意和嗟傷,一把鋤頭,幾畝菜畦便是心靈的全部。于是,這里的人性更貼近自然的樸實與透明。沒有遮蔽,不存在心靈的埋伏,當鄰家少女舂米的聲音穿透窗欞,當熱情的老人手托香甜的雕胡飯推開柴扉,詩人的耳畔便一塵不染,清逸的田壟之歌研碎紛繁與蕪雜,走進疏朗的詩行。
山水無法窮盡,包藏和庇護中國文化人格的,只能是磅礴的山水氣韻和質樸的民風。真的,山水無法窮盡。
上一篇:李 白《妾薄命》賞析
下一篇:李 白《對酒憶賀監(并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