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逢毛大醉后口號 疊韻四首
一
烏兔追隨〔1〕幾隔年,
依稀往事已如煙。
燈前共話巴山雨〔2〕,
總覺羅浮別有天〔3〕。
說明
《詩稿》推斷此詩作于1912年底。毛大,毛常典,字慎吾,樂山牟子場人,排行老大。作者在樂山小學(xué)堂、中學(xué)堂時同學(xué)。口號,舊體詩標(biāo)題用語,意為隨口吟出,同“口占”。在成都與同學(xué)舊友相遇,醉后即興口占疊韻詩四首,今存三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為軍閥篡奪,“前門去虎,后門進(jìn)狼”。革命并未成功,封建勢力始終沒有被打破(《反正前后》)。這組詩敘寫久別重逢的悲喜心情,社會動亂帶來的茫然之感,同時也喊出了郁結(jié)于心的不平呼聲,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對辛亥革命后的時局極度失望的情緒。
注釋
〔1〕烏兔追隨,時間過得很快。參見《感時八首》七注〔1〕。
〔2〕共話巴山雨,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指往日的友情。
〔3〕羅浮,嶺南道教名山,在廣東博羅縣北,東晉葛洪曾修道于此。《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載,羅浮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歷代文人方士多前往山中游覽、隱居修煉。李白《山中問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二
秋月春風(fēng)〔1〕不計年,
等閑詩酒醉霞煙〔2〕。
那堪亂后重相見,
怕聽悲笳〔3〕入暮天。
注釋
〔1〕秋月春風(fēng),指時間,過去近一年。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2〕霞煙,煙霞,指山水。倪贊《次韻郯九成見寄》:“殘生竟抱煙霞癖,好事猶傳海岳圖。”
〔3〕笳,古代軍中號角。悲笳,軍中悲涼的號角聲。參見《感時八首》之一注〔4〕。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清風(fēng)夜起,悲笳微吟。”杜甫《后出塞》之二:“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
三
屈指韶華〔1〕二十年,
茫茫心緒總?cè)鐭煛?/p>
故人相對無長物,〔2〕
一彈劍鋏〔3〕一呼天。
注釋
〔1〕韶華,光陰;亦喻青春年華。
〔2〕長物,多余的東西,引申指像樣的東西。白居易《銷暑》:“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3〕劍鋏,劍柄。典出馮諼客孟嘗君,見《國語·齊策》。馮諼〔〕彈鋏歌曰:“長鋏歸來兮,食無魚。”
上一篇:《舟中偶成 三首》敝帚集與游學(xué)家書
下一篇:《詠牡丹》敝帚集與游學(xué)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