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和兒浴博多灣中
郭沫若
兒呀!你快看那一海的銀波。
夕陽光里的大海都被新磨。
兒呀!你看那西方的山影罩著紗羅。
兒呀!我愿你的身心像海一樣的光潔
山一樣的清疏!
發表于1919年9月11日
(選自《沫若詩詞選讀》)
【賞析】
這是即興而成的一首小詩。和兒是詩人的長子和夫,海浴時約一歲半。博多灣是日本一個美麗的海灣。在風和日麗、銀波蕩漾之際,詩人懷抱牙牙學語的愛子,來到海灣。那平靜的海水,廖疏的山影,牽動了詩人的縷縷情絲,詩人不禁神思飛動,浮想聯翩。他欣喜地喚著愛子,指給他看夕陽下的海景。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景物無自生,為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現在,詩人筆下的海景,如同他的心緒,生趣盎然。海面清瑩,白燦燦的一片。夕陽的余暉照在水面,反射著熠熠光輝,像是剛剛磨出的鏡子,遠眺的山景,看不清花草樹石,只像涂上了一層綠色,也好似披著紗羅。在這海光山色的懷抱中,詩人即景生情,祝愿和兒的心靈“像海一樣的光潔”,“山一樣的清疏”,永遠保持那顆天真無邪的童心。
本詩的主旨顯露,但不膚淺。詩人只截取了傍晚短暫時刻海邊的一景,加以新奇的想象輕輕點染,就構成了一幅意境美妙的畫圖。詩人用詞很講究,利用了景物中的“銀波”“新磨”“山影”等與人品的“光潔”“清疏”在意念上的自然聯系,找出了景與情的契合點,造成詩篇的色調與情調的一致性。在詩人冰清玉潔般的描繪中,透露了他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也讓人感受到他熱愛人生、向往美好的襟懷。他雖涉亂世,仍具純真,自然地流瀉著對下一代的希冀。全詩五行中,三次用了“兒呀!”語感上形成回環往復的氣勢,也表露了詩人真切、深沉的摯愛。詩的前三行寫景用一韻,后兩句抒懷則用另一韻,語調由委婉轉向激昂,對突出主題有畫龍點睛之效。
(劉可)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郭沫若《鳴蟬》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