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注釋:
①韓綽;杜牧友人,曾任節度判官。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唐代節度使、觀察使屬下官名。②二十四橋:有二說。一說以為即紅藥橋,因古代有二十四位美女吹簫于此而得名。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則以為唐時揚州城有二十四座橋:“最西濁河茶園橋,次東大明橋,入西水門有九曲橋,次東正當帥牙南門,有下馬橋﹐又東作坊橋。橋東河轉向南,有洗馬橋,次南橋﹐又南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國橋。出南水門有萬歲橋、青園橋。自驛橋北河流東出,有參佐橋﹐次東水門東出有山光橋,又自牙門下馬橋直南,有北三橋、中三橋、南三橋,號九橋,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橋之數,皆在今州城西門之外。”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乃杜牧寄給在揚州任判官的友人韓綽的。明楊慎《詞品》卷一載,宋賀方回曾添改此詩為《太平時》詞,可見其為世人所喜愛的程度。
此詩的意境極為精美綺麗﹐那江南的隱隱青山,悠悠綠水;那皎皎明月下的揚州二十四橋,悠揚流轉于揚州明月夜中的動人簫聲,頗富詩情畫意,引人懷想。全詩音韻流美,音調清揚,頗具音樂之美,使人朗朗成誦,陶醉于詩情畫意之中。
這一特色不僅與此詩選用“遙”“凋”"簫”這幾個語音輕清悠揚的韻腳有關,首句的“隱隱”"迢迢”兩處疊字的連續入詩,也增強了音韻流動婉揚之美。更值得稱道的是,詩中表達的對友人的懷念關切之情,又是如此含蓄蘊藉﹐自然天成。此番關切之情是通過對江南美景的描畫以及對“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詢問而婉轉表達出來的,這就使得全詩情景交融,含蓄有致,令人沉潛其中韻味無窮。
詩人對揚州頗懷深情眷戀,故借寄詩友人韓綽,一則致問候,一則寓其留戀向往揚州之情。謝枋得《唐詩絕句注解》謂是詩:“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情雖切而辭不露。”《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云:“胡次焱曰:對草木凋謝之秋,思月橋吹簫之夜,寂寞之戀喧嘩,始不勝情。‘何處’二字最佳。”《唐詩箋注》亦云:“‘十年一覺揚州夢’,牧之于揚州綣戀久矣。‘二十四橋’二句,有神往之致﹐借韓以發之。”
此詩含蓄婉轉,情韻優美?!短圃娺x脈會通評林》引陸時雍之評云:“杜牧七言絕句,婉轉多情,韻亦不乏,自劉夢得以后一人。”又說:“此不過謂韓判官當此零落之候,教簫于月中,不知‘二十四橋'之夜在于何處?含無限意緒耳。”前人亦稱此詩“風流秀曼,一片精神”(《精選評注五朝詩宇津梁》),又說:“深情高調,晚唐中絕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歷代詩發》亦稱此詩“風神搖曳”,可謂的評。
上一篇: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牧《途中一絕》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