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注釋:
①吳興:吳興郡,即唐湖州(今屬浙江)。樂游原:又稱樂游苑,漢宣帝建,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郊。為唐時游覽勝地。《長安志》:“朱雀街第四街南升平坊東北隅,漢樂游廟,漢宣帝所立,因樂游苑為名,在高原上……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諸掌。”②麾:旌麾之意,刺史出守所用儀仗。江海去:指出守湖州。湖州在浙東,臨近太湖與東海,故云。③昭陵:唐太宗陵墓﹐在今陜西醴泉東北。
賞析:
此詩作于大中四年秋杜牧將由吏部員外郎出任湖州刺史之時。這時詩人已經四十八歲。
這首絕句含蓄委婉,表面上雖無一句不滿朝政、發抒牢騷的話,骨子里卻深含此意。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謂:“司勛將遠宦吳興,登樂游原而遙望昭陵﹐追懷貞觀,有江湖魏闕之思。前二句詩意尤深,言升平之世,宜致身君國,安得有清閑之味,惟其自顧無能,不足為世用,亦不與世爭,始覺其有味也。第二句承首句有味而言,若謂閑中有味,愛天際孤云,無以舒卷,靜中之味,愛空山老衲,相對忘言。具如是襟懷,則一麾南去,任其宦海沉浮耳。”以上所析尚多就詩歌表面而言,不如明代胡震亨深刻:“望昭陵者,不得志于時而思明君之世,蓋怨也。首云‘清時’,反辭也。”(《唐音戊簽》)馬永卿《嫩真子》卷二亦云:“‘清時有味是無能……'右杜牧之自尚書郎出為郡守之作,其意深矣。蓋樂游原者,漢宣帝之寢廟在焉。昭陵﹐即唐太宗之陵也。牧之之意,蓋自傷不遇宣帝、太宗之時,而遠為郡守也。借使意不出此,以景趣為意,亦自不凡,況感寓之深乎?此所以不可及也。”《唐賢清雅集》也認為:“昭陵為唐創業守成英主,后世子孫陵夷不振﹐故牧之于去國時登高寄慨,詞意渾含,得風人遺意。”
上一篇: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