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
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玩詩意當是重游潤州(今江蘇鎮江)之作,潤州在六朝為京都近輔,人文薈萃,杜牧時已今非昔比。首聯點明故地重游,向吳亭在丹陽縣東面,“放歌”是昔游情態,略約表過。
次聯用倒騰句法,謂先朝遺寺冷落,長滿青苔;橋邊臨水出現了許多的酒樓。一衰一盛,形象地反映了潤州一帶風物人情的滄桑變化。
三聯懷古為詩中可圈可點之名句,蓋魏晉名士好清談,崇尚老莊,行為曠達,這種風氣一直貫徹東晉南朝。曾幾何時,這些名士們便成歷史上匆匆過客,令人撫事感愴。
末聯由月下聞笛(吹奏《出塞》),而念及東晉江左第一笛手桓伊,上承東晉風流而作結。全詩抒發因不得意,而產生的人生無常的悲慨,特托意于懷古耳。然全詩語言清新,意象疏朗,洗空藻飾,在藝術上具有俊爽的特色。
上一篇: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