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田九判官
【題解】
這首詩約作于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是一首贈別詩。田九判官指的是田梁丘,京兆茂陵人,哥舒翰征討安祿山的時候,以田梁丘為御史中丞,充行軍司馬,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
詩中前四句并沒有提及田九判官本人,而是稱贊哥舒翰的威名遠揚,下四句才開始贊美田九判官的善于發現以及舉薦賢才之功。而結尾句的杜甫以漁樵自比,其實言外之意也是希望田梁丘能夠像舉薦別人一樣,向朝廷舉薦自己。
【原文】
崆峒使節上青霄①,河隴降王款圣朝②。
宛馬總肥春苜蓿③,將軍只數漢嫖姚④。
陳留阮瑀誰爭長⑤,京兆田郎早見招。
麾下賴君才并美⑥,獨能無意向漁樵⑦?
【注釋】
①崆峒(kōng tóng)使節:指哥舒翰,時任河西節度使。天寶六年(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為大斗軍副使,遷左衛郎將。崆峒:山名。有數座山都叫崆峒,這里指的應是屬哥舒翰轄內、位于今日甘肅的崆峒山。青霄:青天、高空。
②河:指黃河。隴: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款:拜叩。
③宛馬:大宛馬,古時一個叫大宛的國家盛產寶馬,即汗血寶馬。春:一作“秦”。苜蓿(mù xu):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莢果,主要做牧草和綠肥。
④將軍:這里指哥舒翰。漢嫖姚:這里指霍去病,西漢名將。十七歲隨大將衛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
⑤陳留:地名,今河南省陳留縣。阮瑀(ruǎn yǔ):三國魏陳留人,建安七子之一,后事曹操。這里指代高適。高適,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杜甫的老友,他曾擔任縣尉的地方封丘(今河南封丘縣)屬于當時的陳留郡。
⑥麾(huī):本義為古代供指揮用的旌旗。麾下:這里指哥舒翰的部下。才并美:人才濟濟。美:一作“入”。
⑦漁樵:杜甫自比。這里是指杜甫希望田梁丘也推薦自己去哥舒翰部下任職。
【譯文】
自從河西節度使哥舒翰鎮守崆峒山以后,威名遠震直上云霄,河西隴右一帶的番王紛紛歸降,年年向我大唐拜叩進貢。
大宛國的汗血寶馬又肥又壯,那都是因為它們可以吃到催肥的苜蓿草,哥舒翰大將軍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鎮關大英雄,可與西漢名將霍去病不分伯仲。
試問,現在誰能與擁有陳留阮瑀那般韜略的高適一爭高低?恐怕只有京兆的田梁丘您與他的才學謀略不分上下。
哥舒翰的部下之所以能夠人才濟濟,這完全是靠田九判官您的引薦,現在我唯一期盼的,就是不知您能否也把我推薦給哥舒翰將軍呢?
上一篇:杜甫《贈李白》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贈花卿》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