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憶舍弟①
【題解】
這首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秋天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后,山東、河南等地到處都處于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使得他們兄弟四人四處流散。月光常會引人遐想,也更容易勾起思鄉的情緒,而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杜甫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詩中強烈地抒發了思鄉憂國以及顧念手足安危之情。
【原文】
戍鼓斷人行②,邊秋一雁聲③。
露從今夜白④,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⑤,況乃未休兵⑥。
【注釋】
①舍弟:這里指杜甫的四個弟弟,分別是:杜占、杜潁、杜豐、杜觀。
②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③邊秋:這里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此處比喻兄弟分散。
④露從今夜白:指從“白露節”的夜晚開始露珠格外晶瑩。
⑤長:一直,時間長久。
⑥況乃:何況是。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譯文】
戍樓上響起報時的鐘聲,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不能隨意出行了,忽然,聽見秦州邊境處傳來了陣陣孤雁的哀鳴。
原來今天是白露節,天氣轉涼,露珠從今日起會格外晶瑩,這樣的夜晚令人更加思念家鄉,人是故鄉的親切,月亮也是家鄉的更加明亮。
我共有四個弟弟,然而如今卻四處離散,都是居無定所,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就連寄給他們書信都是一直無法送達,更何況如今戰事頻繁,尚未止息,兄弟們是生是死都不清楚。
上一篇:杜甫《月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有嘆》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