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①
【題解】
這首詩是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的冬天,杜甫在閬州時所作。當時吐蕃圍困松州,蜀中人民又苦于征戍,民不聊生。杜甫在親眼目睹了十室九空的松州后,心中不勝感慨,作下此詩。
【原文】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見哭②,城市不聞歌。
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③。
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注釋】
①征夫:此處指出征的戰士。
②衢(qú):本義是道路。這里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③銜枚:古代行軍時口中銜著枚,以防出聲。枚:古代行軍時,士卒口銜用以防止喧嘩的器具,形如筷子。尤其秘密行動時,讓兵士口中橫銜著枚,以免敵人發覺。荷戈:指兵士。
【譯文】
這里找出十個房舍,又會是幾個家中有人呢?如此只見山不見人,縱有千座山峰高聳,也是白白地自我夸耀其多。
在這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就算你見到僅有的幾個行人,看見的也只是哭泣的面容,整座城,不論市井田野,都聽不到一點笑語歡歌。
我獨自漂泊了這么久,到現在仍然沒有安身之地,這一路上,見到最多的就是口中銜著枚行色匆匆的征戰士兵。
官兵歷盡艱難險阻,到現在還沒打通到達蜀地之路,貧寒交困的我已經走投無路,試問蒼天,我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呢?
上一篇:杜甫《夜聞觱篥》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憶昔二首》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