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1]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2] ,春風不改舊時波。
【注釋】
[1]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衰(cuī):疏落,衰敗。[2]鏡湖:湖名。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

【賞析】
賀知章 [36] 歲考中進士后便離開了家鄉,所以自稱少小離家。等到 [86] 歲的時候,在外奔波了將近半個世紀,終于在高齡的時候回到了家鄉。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長呢?大概和記憶的鐵軌一樣漫長,深深地鋪向生命的盡頭。多少年過去了,他已然白發蒼蒼,可骨子里那份對故鄉的依戀和執著,卻從未有過任何的變化。年輕的孩子們卻并不認識他,還笑著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本來是故鄉的人,卻被誤以為“客”,世事蒼茫,人生短暫,詩人心頭不免涌起無限感慨。
在《回鄉偶書》的第二首詩中,他將這份歸鄉之情描繪得更加直白。他說:離開家鄉已經太久了,近來人事滄桑,所以返回家鄉。實際上,賀知章一生仕途都較為平順,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也算善始善終。八十幾歲告老還鄉,得到玄宗賞賜的土地,而且有許多朝中大臣都來唱和送行,也算衣錦還鄉了。但一切榮耀都抵不上返鄉的渴望。滄海變幻,物是人非,少年已然不認識當年的老者,但老者當年走時又何嘗不是少年?
賀知章漂泊一生,返鄉不久后便過世了。漂泊半世,終回故里,可惜卻又是這般匆匆地離世,不能不讓人嗟嘆。
上一篇:《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一)》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