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①,謾說北群空②。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③。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④?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⑤。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⑥。萬里腥膻如許⑦,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⑧?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⑨。
注釋
①南師:南宋的北伐之軍。
②謾說:別說,休說。北群空:語出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此處喻指宋朝無人才。
③“當場”二句:頌揚章森有膽有略,能獨當一面。只手,獨自出手,單槍匹馬。指章森出使。穹廬,北方民族居住的圓形帳篷,此處指金廷。
④“自笑”三句:意謂堂堂漢使豈能像河水東朝于海那樣永遠向金屈服呢。得似,哪得似。或認為喻指張森必不屈使命,全節而歸,如河水依舊東流,也通。
⑤藁街:漢時的長安街名,是外來使節居住之處。此兩句為勸慰章森語,姑且向金主低頭,總有一天會復仇雪恥。
⑥“堯之都”五句:意謂中原地區是華夏始祖所居之地,其中一定會有恥于向金人稱臣的志士。封,封疆。
⑦腥膻如許:指中原被金人長期占領,受到了玷污。
⑧“千古”二句:謂英烈們的磅礴之氣何時才能得到伸張。千古英靈,指千百年先圣忠烈們的英魂。磅礴,指浩然的正氣。
⑨“赫日”句:以中天之日象征南宋朝廷的強大和不可戰勝。
賞析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為換取和平,尊金主為叔父,自稱“侄皇帝”,每逢歲時及金主生日,都要派使臣朝賀。作者的朋友章德茂曾兩次出使金朝,這首詞即是送章德茂第二次出使時所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是說朝廷已久不發兵,所以人們誤以為宋廷缺乏人才。“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這兩句既是贊揚也是寄望于章德茂,預祝他能以萬夫莫當的英雄氣概,只身出使,不辱使命。“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可笑我們堂堂的大朝使者,難道依舊要像江河入海一樣,一再去朝拜金主嗎?“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姑且再一次去拜金主吧,總有一天我們要把金主的頭顱懸在藁街之上。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在廣袤的中原地區,總應該有一個半個恥于向金稱臣的人吧。“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廣大國土被金人蹂躪成這個樣子,千古英雄何在?浩然正氣何時才能重現?“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最后兩句鼓勵友人,也鼓勵自己:金朝的氣數無須再問,我朝一定會紅日當空,國運中興。
這首詞語言率直、樸素無華,既感慨于南宋地位的屈辱,不滿于國勢的衰弱,又充滿對金人的蔑視,既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憂憤之思,也表達了他一貫的抗戰必勝的信念。所以詞作忽而悲憤,忽而激昂,忽而語含譏諷,忽而義正辭嚴。但不管是悲憤還是激昂,作者充沛的浩然之氣始終在篇中鼓蕩,構成了全詞向上的基調,使這篇作品成為愛國詞中的名篇。
上一篇:《青玉案·武陵溪上桃花路》賞析、寫作背景、作者表達思想情感解讀?
下一篇:陳亮《水龍吟·春恨》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