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風俗令
建安十年
【題解】
曹操領(lǐng)冀州牧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下令整頓社會風氣,革除社會弊病,由此下了這道命令。
【原文】
阿黨比周①,先圣所疾也②。聞冀州俗,父子異部③,更相毀譽④。昔直不疑無兄⑤,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⑥,謂之撾婦翁⑦;王鳳擅權(quán)⑧,谷永比之申伯⑨;王商忠議⑩,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魏志·武帝紀》)
【注釋】
①阿黨比周:結(jié)成私黨,拉攏勾結(jié)。
②疾:痛惡。
③異部:不屬于一派。
④毀譽:指毀。
⑤直不疑:西漢文帝時期的中大夫。有人詆毀他私通自己的嫂子,他回復(fù)說自己沒有哥哥。
⑥第五伯魚:第五,復(fù)姓。隨淮南王入朝,光武帝劉秀問他:聽說你打自己的岳父,是真的嗎?第五伯魚回復(fù)說,我三次娶得妻子,都是沒有父親的孤女。
⑦撾(zhuā)婦翁:撾,打。婦翁:岳父。
⑧王鳳:西漢時期漢成帝的舅舅,任大司馬、大將軍,獨斷專權(quán)。
⑨谷永:長安人,想要投靠王鳳,便上奏吹捧王鳳是猶如申伯一樣的人,因此被王鳳提拔。
⑩王商:西漢成帝時期任丞相。因為不滿王鳳的專權(quán),被陷害而死。
?張匡謂之左道:張匡,大中大夫,為了迎合王鳳,上書漢成帝,誣陷王商。左道:歪門邪道。
?欺天罔君:欺瞞上天,蒙蔽君主。
【精要簡介】
根據(jù)《魏志·武帝紀》的記載,曹操進駐河北后,看到在袁氏集團的治理下,河北一片烏煙瘴氣,風俗全無,于是便頒布了這道命令。文中還列舉了一些例子,比如直不疑沒有哥哥,有人卻說他和自己的嫂子私通;第五伯魚的三任妻子都是沒有父親的孤女,有人卻說他毆打岳父;王鳳專權(quán),谷永為了巴結(jié)他,便將他和忠心耿耿的周朝申伯相提并論;王商忠誠,卻被張匡陷害,諸如此類。黑白顛倒,欺瞞上天,蒙蔽君主。最后,曹操還表示,如果不能消除這四種類似現(xiàn)象,便是他的恥辱。
有人說,曹操的這篇法令針對的是河北地區(qū)的一些“名士”,同時也表示了曹操要整肅風氣的決心。
上一篇:曹操《掩獲宋金生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楊阜讓爵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