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篇
曹操曰:用兵任勢也。
本篇主要論述用兵的關鍵在于出奇和造勢。
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曹操曰:部曲為分,什伍為數。
部曲是古時軍隊的編制,什伍是古時軍隊編制的最基層的單位。此句意為要將軍隊嚴密而能動地組織起來。
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
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旌旗是為了便于識別和指揮,金鼓是為了發出指揮進退的信號。此句為指揮人數眾多的軍隊時,要有指揮的通信工具和規定的指揮信號,這樣一來,就能夠做到步調一致、進退有序。
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
曹操曰:先出合戰為正,后出為奇。
奇、正為古代的軍事術語,指不管是部署作戰方略還是作戰方式,都要有奇、正。側面迂回、埋伏、奇襲等,是為奇;正面進攻或者是正面迎敵,是為正。用兵時有奇、正,才能夠取得勝利。
兵之所加,如以碬(xiá)投卵者,虛實是也。
曹操曰:以至實擊至虛。
攻打敵人要像以石擊卵一樣,用強大的力量砸向虛弱的敵人,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曹操曰:正者當敵,奇兵從傍擊不備也。
在戰爭中,奇、正相輔相成的案例有很多,曹操在此處只列舉了傍擊一例。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曹操曰:自無窮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無窮也。
原意指天地無窮,江河不竭,此處則指用兵要出奇制勝、變化無窮。奇正之變也是無窮盡的,就好比圓環一樣沒有始終。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zhì)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
曹操曰:發起擊敵。
勢,指的是在迅猛中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好比激流漂石,勢不可擋。攻打敵人時也是如此,行動要迅猛、有力,加大對敵人的壓倒性態勢,這樣更容易攻破敵人。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
曹操曰:險猶疾也。
其節短。
曹操曰:短,近也。
秘密接近敵軍,這是險勢,對敵軍近距離發起進攻,攻勢迅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便可以擊破敵軍。
勢如(guō)弩,節如發機。
曹操曰:在度不遠,發則中也。
此句意為在短距離中滿弓射箭,力量迅猛,一定會擊中。
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曹操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車騎轉而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
軍隊的旌旗、人馬如果發生了混亂,一定要立即整頓,以便井井有條地部署軍隊,相互照應,無隙可尋。車騎,原作“卒騎”,根據《通典》改正。
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
曹操曰:皆毀形匿情也。
嚴整的部隊也有可能發生混亂,勇敢的部隊也有可能怯懦,強盛的部隊也有可能衰弱,這是將原本的戰斗力削弱的緣故。
治亂數也,
曹操曰:以部曲分名數為之,故不亂也。
加強組織的紀律性是治亂的最佳方法。
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曹操曰:形勢所宜。
勇敢和怯弱是精神的表現,強盛和衰弱是實力的表現,要想讓軍隊保持高昂的士氣和強大的戰斗力,就必須要提高部隊的紀律性,加強精神教育,加強軍隊的訓練強度,加強軍隊的戰力裝備。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
曹操曰:見羸形也。
迷惑敵人,假意展示出自己的羸弱之態,以此引誘敵人來攻打我軍,就會中了我軍的埋伏。
予之敵必取之,
曹操曰:以利誘敵,敵遠離其壘,而以便勢擊其空虛孤特也。
講的是調虎離山之計。
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曹操曰:以利動敵也。
調動敵人需要有誘餌,想要取之,必先予之。
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民,故能擇人而任勢。
曹操曰:求之于勢者,專任權也;不責于人者,權變明也。
上級領導要把注意力放在戰略上的造勢方面,要讓下級領導及指揮具體戰斗的將吏處于有利的地位。下級領導則要充分貫徹上級領導的戰略意圖。
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曹操曰:任自然勢也。
在安穩的地方,木石就會靜止不動;在不安穩的地方,木石便會滾動。方形的木石不會動,圓形的木石則會往下滾動。戰爭指揮員要像從高山上推圓形的木石,任勢而為。造勢和任勢是作戰指揮者的責任。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上一篇:曹操《修學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聽田疇謝封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