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國際關系建構中的辯證思維
在全面審視世情、國情的基礎上,習近平從頂層設計出發,充分運用辯證思維,提出了一套系統全面而又富有針對性和特色的外交戰略體系,從根本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與世界關系走向的普遍關切,為新時期我國外交工作以及推動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建構指明了方向。
一 國際關系中大與小的辯證法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這就意味著,我們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也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
一方面,要抓重點,積極推進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大國關系是影響世界和平與全球穩定的決定性力量,也始終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必須從時代大局出發,積極開展大國外交活動,不斷推動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大國關系的建構,實現中俄、中美、中歐等主要大國關系的新突破新發展。第一,要積極推進中俄兩國務實合作和戰略協作關系的全面升級。習近平指出:“中俄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組雙邊關系,更是最好的一組大國關系。一個高水平、強有力的中俄關系,不僅符合中俄雙方利益,也是維護國際戰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保障?!保ㄗⅲ骸读暯秸勚螄碚?,第275頁,外文出版社,2014。)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俄已建立起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在務實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國際戰略協調方面“已進入互相提供重要發展機遇、互為主要優先合作伙伴的新階段。”(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75頁,外文出版社,2014。)面向未來,中俄兩國應當不斷創造出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增長點,推動兩國合作從能源資源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技術、金融等領域拓展,從商品進口向聯合研發、聯合生產轉變,不斷提高兩國務實合作的層次和水平。第二,要積極構建新型的中美合作關系。中美關系事關我國對外戰略全局,也是影響國際局勢走向的一個關鍵因素。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習近平指出,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懊鎸洕蚧杆侔l展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中美應該也可以走出一條不同于歷史上大國沖突對抗的新路。雙方同意,共同努力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注:同上書,第279頁。)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貫徹落實這一共識,中美兩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大國互動新模式、提升雙方對話互信新水平、加強多領域務實合作的新步驟、探索處理分歧的新方式、改善兩國軍事關系的新措施等等。這對于推動兩國新型關系的建構與發展均具有深遠影響。第三,要積極提升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全球影響力。歐洲是多極化世界的一極,也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我們必須要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系,將中歐“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改革進程”、“兩大文明”連接起來,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積極提升中歐關系的全球影響力,為世界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另一方面,也要統籌兼顧,處理好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系。當前發展中國家在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它們是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同路人。因此,我們在積極推進大國外交的同時,絕不能忽視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統籌兼顧,進一步加強、鞏固與發展中國家的外交關系。
首先,要進一步深化中非合作關系。習近平指出,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表明,中非已經結成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體現了“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真正情誼。今天,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關系已經進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建立了新型戰略伙伴關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會一如既往地加強與非洲國家的合作,積極推動中非關系實現新跨越。也是在此基礎上,習近平全面闡述了中國對非政策,提出了對非合作的四字方針,即對待非洲朋友要講“真”、開展對非合作要講“實”、加強中非友好要講“親”、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要講“誠”。這四字方針強調了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贏性質,表示中國將不折不扣地落實承諾,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重在幫助非洲國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非洲的自主、多元和可持續發展。(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50頁,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其次,要進一步推動中拉關系的更大發展。習近平指出:“當前,中拉關系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應該登高望遠、與時俱進,鞏固傳統友誼,加強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平,推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新的更大發展?!保ㄗⅲ骸读暯秸勚螄碚罚?11頁,外文出版社,2014。)在政治上,雙方要堅持真誠友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繼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經濟上,雙方要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的機遇,深挖合作潛力,創新合作模式,深化利益融合,建立持久穩定的互利經貿合作伙伴關系;在人文上,雙方要加強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成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促進的典范。
再次,要進一步深化中阿合作。習近平指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好伙伴,雙方要積極弘揚絲綢之路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互贏”精神,促進文明互鑒,尊重道路選擇,堅持合作共贏,倡導對話和平,不斷深化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系。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由于絲綢之路的緣故,使阿拉伯國家成為我們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雙方應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中阿關系的新跨越。
習近平的上述論述充分體現了他的辯證思維。一方面,他堅持了重點論與兩點論的辯證統一,為我們正確處理大國關系與發展中國家關系提供了戰略指導,勾畫了一幅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而又統籌兼顧、有機統一的外交線路圖。另一方面,他的論述又充分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方法。不論是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還是推進同發展中國家關系,習近平都沒有一刀切,而是從每個國家的具體國情入手,展開具體分析,針對不同國家或民族提出了適時、適宜、適勢的外交戰略,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二 關于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的辯證思考
我國外交的總體戰略布局是一個內在有機的整體,不僅包括大國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而且還包括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等形式。這就意味著,我們在積極推進大國外交和發展中國家外交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的重要性,絕不能左支右絀、顧此失彼,要從戰略高度統籌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在推進大國外交和發展中國家外交的同時,積極開創雙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的新局面。
首先,必須正確認識雙邊外交與多邊外交的辯證關系。所謂多邊外交主要是指三個以上國家通過建立國際組織、締結國際條約或舉行國際會議等形式所開展的外交活動。它是與雙邊外交相互補充的一種外交戰略。隨著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不斷加深,多邊主義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全球化迅速發展也帶來諸多挑戰,需要各國協調起來共同應對和解決。這兩個方面使多邊外交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迅速上升,成為調節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在做好雙邊外交的同時,必須秉持“主動進取、積極有為”的原則,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為雙邊問題的解決以及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指出,在多邊外交中,中國始終積極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實現各國的共同發展;始終堅持平等民主、兼容并蓄,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道路和發展權利;始終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積極拓展合作領域,推動建設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各國共同繁榮。(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24頁,外文出版社,2014。)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高度重視聯合國的作用,支持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發揮積極作用,建構緊密聯系的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中國將積極推動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為亞洲安全發揮更大作用,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與合作的新框架。中國將大力推動國際事業發展,積極推動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其次,必須全面地、系統地、辯證地認識周邊外交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習近平指出,不論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系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必須用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來審視周邊外交工作。
第一,要用戰略眼光審視周邊外交。習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周邊外交工作,要從戰略高度分析和處理問題,提高駕馭全局、統籌謀劃、操作實施能力,全面推進周邊外交?!保ㄗⅲ骸读暯秸勚螄碚?,第298頁,外文出版社,2014。)我國同周邊環境總體上是穩定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是周邊國家對華關系的主流,我們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把周邊外交工作做好。在此基礎上,習近平闡述了我國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即“服從和服務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系,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努力使周邊同我國政治關系更加友好、經濟紐帶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聯系更加緊密?!保ㄗⅲ和蠒?,第297頁。)第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周邊外交。習近平指出,發展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是我國周邊外交的一貫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周邊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同周邊國家的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系更加緊密、互動空前密切。這客觀上要求我們的周邊外交戰略和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更加主動?!保ㄗⅲ和?。)我們必須要根據新形勢,針對新情況,及時調整我們的周邊外交政策。也是在此基礎上,習近平提出了新時期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即“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保ㄗⅲ骸读暯秸勚螄碚?,第298頁,外文出版社,2014。)所謂“親”,就是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講平等、重感情;常見面,多走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邊國家對我們更友善、更親近、更認同、更支持,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所謂“誠”,就是要誠心誠意對待周邊國家,爭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所謂“惠”,就是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同周邊國家開展合作,編織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把雙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周邊國家得益于我國發展,也使我國從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所謂“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強調亞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積極的態度促進地區合作。這些理念,不只是一個個空洞的口號,而是要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使之成為地區國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為準則。
第三,要用全局的眼光統籌周邊外交。習近平指出,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裝著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好外交工作的統籌兼顧,組織和協調好方方面面:一要著力維護周邊和平穩定大局。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做出的戰略抉擇,維護周邊和平穩定是我國周邊外交的重要目標,決不允許在我們自己家門口生亂滋事,決不接受中國的發展進程受到干擾和阻礙。二要著力深化互利共贏格局,統籌經濟、貿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資源,利用好比較優勢,找準深化同周邊國家互利合作的戰略契合點,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三要著力推進周邊安全合作,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倡導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主動參與區域和次區域安全合作,深化周邊國家安全合作機制,增進戰略互信。四要著力加強對周邊國家的宣傳工作、公共外交、民間外交、人文外交、城市外交等,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我國同周邊國家關系長遠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最后,必須全面統籌好大國外交與多邊外交、周邊外交的辯證關系。不論是多邊外交還是周邊外交,必須以雙邊外交特別是大國外交為基礎。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決不是超國家的外交行為,而是以雙邊外交特別是大國外交為基礎的。一旦大國缺乏意愿或發生爭執,多邊機制和周邊外交將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從這個角度而言,大國外交是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的關鍵和基礎,我們必須在正確處理好大國外交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多邊外交和周邊外交的積極作用,為解決雙邊問題提供可行途徑,塑造有利于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和平穩定環境。各國要以對話協商的方式凝聚共識,以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分歧,以合作共贏的態度促進共同發展,以面向未來的眼光解決現實問題,通過多邊機制解決雙邊爭議,為實現周邊地區的和平穩定提供可靠保證。
上一篇: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辯證關系
下一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辯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