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辯證統一
新的歷史時期,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在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中,強調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返璞歸真,固本培元,突出堅定理論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在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中,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固化外在約束,形成長效機制,二者合力構成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
一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首要和根本
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5頁,外文出版社,2014。)2013年1月5日,他又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11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斗。”(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3頁,外文出版社,2014。)
2013年6月28日在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這一條。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不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不合格,經不起風浪,這樣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們黨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注:同上書,第413頁。)
在河北省委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對共產主義信仰及其堅守的重要意義又作了更為系統和深入的闡發。他指出,共產黨人要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誠心誠意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才能把群眾裝在心里,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除了以上論述,習近平還在不同場合對于思想建黨提出了很多工作要求。例如,重視意識形態宣傳工作。他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既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堅定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又要引導人民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還要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會自發產生,如何練就“金剛不壞之身”?習近平特別強調,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我們要堅持從教育抓起,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一是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用權上的清醒。二是要抓好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始終站穩政治立場,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真正經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三是要抓好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
習近平還提出要在全黨大興學習之風。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才能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共產黨人的知識化和專業化水平,才能提高黨性修養,增強黨的宗旨執政意識和大局責任意識,建設學習型和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例如,堅持在群眾實踐中砥礪意志和品質,分批次,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吾日三省吾身”,以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行為準則,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在廉潔自律上作出表率。
二 制度治黨是黨的建設的關鍵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制度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發表了“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的重要講話,指出認真學習、嚴格遵守黨章,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提出建立健全黨內制度體系,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全黨開展了對黨章的學習,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的自覺性不斷增強。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這反映了作風建設不再停留在原則性的教育上,而是要通過制度建設促使作風轉變。習近平提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要定規矩,這(指《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是很重要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定規矩,就要落實一些已經有明確規范的事情,就要約束一些不合規范的事情,就要規范一些沒有規范的事情。規矩是起約束作用的,所以要緊一點。緊一點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適度就有問題了,就是要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這也是新形象新氣象。2013年1月,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
2013年2月,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也不要去干預依法自己不能干預的事情,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做到法律面前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
在2014年9月,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下最大氣力解決腐敗問題,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不斷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從十八大以來頒布的黨內規章制度來看,2013年5月發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兩部條例被媒體稱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正式、公開的黨內“立法法”和備案程序規定。它的頒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執政黨自身的制度建設進入了法治新階段。2013年8月,中央首次對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集中清理,對那些與黨章相抵觸、與憲法和法律不一致或不適應現實的法規文件宣布廢止,對已經過期或者調整對象消失的法規文件宣布失效。通過對767件中央黨內法規的清理,近4成被廢止或宣布失效,從而使執行的資源集中于有效的法規上。2013年11月,中央發布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這是黨史上第一次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確定了一批黨內法規重點制定項目。這一系列重要的黨內制度法規相繼出臺,表明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制度建黨上的決心。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還指出,我們黨的制度是從黨章開始的,學習黨章學了半天,最后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不行!我們的制度有些還不夠健全,已經有的鐵籠子門沒關上,沒上鎖。或者柵欄太寬了,或者柵欄是用麻稈做的,那也不行。現有制度都沒執行好,再搞新的制度,可以預言也會是白搭。所以,我說一分部署還要九分落實。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實,九分氣力要花在這上面。另外,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突出針對性和指導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會流于形式。牛欄關貓是不行的!要搞好配套銜接,做到彼此呼應,增強整體功能。要增強制度執行力,制度執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制定制度要廣泛聽取黨員、干部意見,從而增加對制度的認同。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三 促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得益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都具有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偏廢。加強黨的建設,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規定來進行,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設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永葆事業前進的優良傳統。思想建設搞好了,黨員的政治覺悟提高了,黨員的理性認識、價值追求、理想信念問題得以解決,全體黨員能夠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思想自律的力量就能充分發揮,從而為制度治黨提供豐厚的思想基礎。制度建設對于維護黨員權利和保障黨的領導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建設抓好了,就能及時將黨的思想建設取得的成果及時鞏固,形成黨的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黨內法規、條例、規則,從而進一步規范黨員行為,形成外在的他律力量。實踐證明,制度治黨離不開正確的思想引領,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制度建設就會偏離方向,制度實施就會缺乏基礎,制度治黨就容易流于形式、迷失方向、難有成效。再多再好的規章制度,只有轉化為內心自覺才能真正遵行。思想建黨的經常性和成果,則靠制度治黨來保障和鞏固,即通過把思想建黨的成功經驗固化為制度體系,化理想為目標、化宗旨為規矩、化理論為制度,鞏固思想建設成果,否則就難以為繼,不能落地生根。二者有機結合,就能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產生建黨治黨的疊加效應。
上一篇:當代中國把握人與自然辯證關系的思想典范
下一篇:戰爭與和平的辯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