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的戀戀風塵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絕代佳人。明末清初,這是個非常墮落混亂的年代,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濃衣翠的繡樓里,卻生活著一群對明朝的前途甚感憂心的風塵女子。她們猶如污泥中的蓮,不染纖塵,她們才華橫溢,有愛有恨,當時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者何止百千?最終更歸于一聲嘆息,留待后人評說。
秦淮河一派笙歌徹夜的景象,這里是風塵女子的世界,儼然是最為繁華的歌舞地。許多青樓都收留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的童女。教給她們琴棋書畫、詩詞歌舞。等到她們長大后便成為青樓中的招牌。其中金陵八艷,可謂色冠一方!不僅相貌才氣出眾,更可貴的是她們關心天下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不讓須眉。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李香君遇到了侯方域驀,這本應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風花雪月,只是可惜選錯了時代背景。隨著滿清鐵蹄的入關,明朝大廈快速地坍塌。朱氏親王倉皇南渡,在一片烏煙瘴氣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權。由于種種無奈,侯方域揮淚離開了南京,這段短暫的愛情也倉促地畫上了一個傷感的句號。
明末四公子在當時文壇舉足輕重,他們成立的復社是繼東林黨之后又一重要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學社團。其中方以智為大明朝作過的貢獻尤為突出。他任崇禎帝翰林院檢,明亡后他為光復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講官,永歷帝的宰相。清一統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積極籌備反清復明活動,慕名投奔者成千上萬。
柳如是、顧眉生、寇白門后來都從良跟隨明末的歷史名臣。明亡后,八艷中許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陳圓圓,董小宛也由此出現在當時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生命中。
吳三桂控制著長城要塞,他投在闖王李自成麾下。李自成麾下另一將要搶奪陳圓圓,吳三桂大怒:“我手握重兵竟連一女子也保護不了!”自此吳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清統一天下后,吳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為西南藩王。若當時陳圓圓未被搶,吳三桂未必會倒戈相向,歷史的發展也就不一定是現在這樣了。
一代佳人,或悲或癡,她們已不再單純是封建社會下的產物,而是一種封建社會女性文化的象征。
上一篇:秘密立儲制度-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第一個殉職的記者-清朝-滿族歷史